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拟加快人工智能、5G与农业融合 打造农业“中关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13 15:32:30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

北京市12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下称《规划》)提到以上内容。

《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举措,乡村振兴总体开局良好。同时,北京市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新旧交织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农业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场景不多、变革作用不明显等。

《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三农”发展面临诸多机遇,特别是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利于打造农业“高精尖”的北京板块,建设智慧农业,赋能农业实现跨越发展。要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聚焦现代种业、高效农业设施、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种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种业之都”。编制实施北京市种源“卡脖子”联合攻关十年规划,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在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上取得积极进展,当好种业翻身仗先头部队。

智慧农业发展方面,《规划》明确,要大力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北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

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规划》提到,要集聚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明确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成果作价入股等事项,加大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力度。到202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这场聚焦新兴产业的政企恳谈会,内蒙古谈出合作新机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一场聚集了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企业的恳谈会上推介内蒙古这两大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

巴基斯坦“新农人”求学陕西杨凌 共绘中巴农业合作新图景

4月21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在陕西杨凌开课。培训期间,来自巴基斯坦的“新农人”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学习种子生产与加工、牲畜疾病监测与防治等领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