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对东盟农业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16 09:56:5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推动建设外向型渔业,先后与马来西亚开展对虾生态养殖,与文莱开展牡蛎浮(排)筏生态养殖、金鲳鱼深水网箱养殖等项目,带动对东盟农业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广西是农业大省,糖料蔗、桑蚕等多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2013年以来,广西组织实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站)项目22个,在越南、老挝、文莱和柬埔寨等东盟国家输出试种750多个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超400多万亩。

广西与东盟国家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园区,包括中越边境农业科技走廊、中国—老挝合作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广西)—柬埔寨(暹粒)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中国农业农村部2020年在南宁设立澜湄农业合作广西分中心,目前已组织开展水稻绿色增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惠及双边民众。

疫情背景下,广西在马来西亚增建境外农渔业合作示范区,已筛选出农作物品种30个,开展远程线上涉外技术培训,完成部分基础设施改造投资和仪器购置。新建的东盟渔业优良品种广西试验站也引进马来西亚特色名优水产品种开展养殖试验示范。

当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签约文莱摩拉渔港项目,中国(广西)—文莱渔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将提升文莱渔业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广西官方今年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件提出,将创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种业示范园、海洋水产种业研发基地,深化与东盟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种业技术交流合作。

相关推荐
云南果蔬何以“圈粉”东盟?

近年来,云南果蔬在东盟市场持续走俏,柑橘、葡萄、菌子等特色农产品成为跨境贸易的“明星”。昆明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云南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86.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水果出口增长44.3%。

新业态拓宽跨境职教合作新路径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在与东盟职教合作探索中,形成了多种职教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受到多方欢迎和认可。随着直播电商、潮玩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广西多所职业院校抢抓风口,在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上不断创新路径。

“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广西首秀释放示范效应

“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正实现从“中央引领”到“地方深化实施”、从政策倡议到实体项目落地、从平台搭建到标准输出与能力建设的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