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闻分析:日本兜售“价值观外交” 中东应者寥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25 17:32:40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刘赞)日本外相茂木敏充23日结束了对中东八国的访问。分析人士认为,茂木此行意在扩大日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通过“价值观外交”来兜售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日方提出的一些主张和理念,中东国家应者寥寥。

茂木此行访问了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卡塔尔。日媒报道说,此访主要目的是加强日本与中东国家的联系。日本进口原油八成以上来自中东,因此该地区对日本而言是“生命线”。

茂木此访主要有三方面动作:一是就地区问题表态,提出日方主张。他与多国领导人讨论了巴以问题,提出要维持停火和保持地区稳定,并表示日方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在伊朗,茂木敦促伊方采取建设性方式,早日重返伊核协议。此外,他还与各方讨论了阿富汗局势。

二是开展经济合作,包括向巴勒斯坦提供援助,为土耳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伊拉克炼油厂改造提供贷款等。

三是兜售“价值观外交”。茂木几乎每到一站都要向对方介绍“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但各国对此兴趣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推行“价值观外交”的目的是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但多重因素决定了这一目的难以实现。

首先,中东各国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会被“自由开放的印太”等空洞口号所迷惑。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副主任张勇说,中东各国更注重对日合作的实效,日本若推行排他性的“价值观外交”,难以得到这些国家积极响应。

其次,日本自身国力有限,经济体量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与中东国家经济联系难与中国相提并论。日本前外务省高级官员孙崎享表示,在中东地区想靠经济合作来抗衡中国,以日本的实力绝无可能做到。

第三,日本在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缺乏独立性。比如,日本自视为伊朗的友好国家,希望在伊核问题上发挥斡旋作用。然而,引发当前伊核僵局的起因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和追加对伊制裁,而日本却不敢批评美国,只是敦促伊朗重返协议,如此有失公允的立场显然无法得到伊方认可。伊朗总统莱希在会见茂木时痛批美国的退约和制裁行为,并要求日本解除其根据美方制裁令冻结的伊朗资产。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指出,日本不应一味遵循美国脚步,日本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明确地与美方霸权主义划清界限,谋求与亚洲邻国的融洽相处,以维护本地区共同利益和安全稳定。(参与记者:姜俏梅)

相关推荐
德化政企考察团在日本开展经贸合作洽谈活动

为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市场,4月19日至22日,福建省德化县政企考察团赴日本开展商务洽谈、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活动,推动两地在文化和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馆如何成为大阪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组织中国馆参加世博会的机构,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紧密协作,全力把中国馆打造成为本届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散文集《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记录中国外交事业光辉历程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据悉,这部散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30多位驻外大使和参赞撰写的海外生活故事、中外友好故事、文明互鉴故事、合作共赢故事,记录了“一带一路”国家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时代变化,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我国外交事业的风采及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