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变量或将重塑这一平衡格局: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特殊身份,以及中美对东南亚战略的潜在调整,都将促使马来西亚重新审视其外交战略。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据悉,这部散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30多位驻外大使和参赞撰写的海外生活故事、中外友好故事、文明互鉴故事、合作共赢故事,记录了“一带一路”国家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时代变化,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我国外交事业的风采及光辉历程。
今年是中越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恰逢两国建交75周年。自1950年1月18日中越正式缔结外交关系以来,75载春秋见证了双方“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与紧密合作。
中国现在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特朗普如何处理与摩洛哥的伙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对非洲的意图。
文章指出,凭借强劲的经济实力,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这一点从拉美国家越发感兴趣与中国签署贸易协定上就可看出。
11月11日,来自南非、蒙古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百位驻华使节,应外交部礼宾司邀请来到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参观“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
2024年9月4日至6日,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正密切关注中国在该地区的外交角色。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迫切希望看到中国在战略斡旋和其他关键领域发挥更积极作用。
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市的会展中心,上百张乒乓球台排开,2023年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联合国安理会27日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美国等提出的要求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紧急特别联大的第2623号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出席会议,在相关表决中投了弃权票,并就中方投票立场作解释性发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1日晚在安理会举行的审议乌克兰问题紧急会议上发言,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外交努力为乌克兰问题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访问亚太地区多地,12日在夏威夷会见日本和韩国外长,当天早些时候访问太平洋岛国斐济,是美国国务卿37年来首次访问斐济。11日,他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外长举行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外长会。
德国总理朔尔茨、波兰总统杜达、法国总统马克龙8日晚在德国柏林举行会晤,讨论乌克兰局势。三方在会后强调应与俄罗斯保持对话,避免欧洲陷入战争。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6日表示,俄罗斯不允许将安全保障建议“卷入无休止的讨论之中”,若西方没有回应,俄方将采取具体措施。
德国总理朔尔茨10日起先后对法国、欧盟总部、北约总部和波兰进行访问。分析人士指出,朔尔茨任内首轮出访释放出重视德法关系、加强同欧盟协调合作的信号,延续了前任政府的务实外交风格,为德国未来四年外交政策规划出了路线图和基本框架。
外交部21日发表声明,宣布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23日结束了对中东八国的访问。分析人士认为,茂木此行意在扩大日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通过“价值观外交”来兜售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日方提出的一些主张和理念,中东国家应者寥寥。
俄罗斯外交部23日发表声明,宣布将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降至临时代办级。
显示 8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