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以梅为“媒”助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8-30 11:16:37

“咱们村的西梅热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绿色天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如义打开电商平台的销售记录告诉笔者,按品种和品相不同,价格在15块到30块不等。

立仓镇大李集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140多户。2018年在杭州创业成功的大李集村村民王如义带着帮助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景,回到家乡流转了2350亩土地,投资600多万元种植中药材,成立了蒙城县绿色天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王如义又套种了360亩花椒和300亩西梅。

眼下正是西梅成熟的季节,紫玉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吸引了周边城市的居民前来观赏采摘。“我种植的西梅不上化肥、不打除草剂,是绿色无公害有机水果。”王如义说,“西梅树下容易长草,我就养了10000只生态鹅投放到西梅园里,专门吃西梅树下的杂草,大白鹅成了‘除草队’,现在大鹅长的膘肥体壮,10月1日就可上市,能给公司带来50万元的收益。”

西梅成熟期较短,上市时间集中。王如义给自己的西梅注册了“胖如意”商标,他决定走线上销售的路子,在电商平台注册账号。上午在园子里直播,下午自己开车送快递到县城,采摘、包装的活都找附近的群众帮忙。

“公司租了我家八亩地,一亩地一年租金800块钱,平时我就在这里里干活,一年能挣到5000元左右,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在西梅园里务工的脱贫户王芳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树枝摘下一个个果子一边说,“像我这样在公司里干活的村民有30多人,每人每天工资都在80元以上,忙时有60人在这干活。”

“去年部分果树被水淹了,还没完全修复,明年到盛果期,亩产3000–5000斤应该不成问题。”王如义说,为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他要坚持下去,他打算建成一个互联网平台+西梅深加工的企业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致富,让企业成为全镇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亮点。  (戴树林   马文照)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漆园街道:贴心服务助推返乡企业落地生根

近年来,蒙城县漆园街道太山村通过全面摸排务工线索,广泛联络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尤其注重与在外创办企业的乡贤建立联系。

安徽蒙城马集镇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及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积极引导乡贤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

安徽蒙城县楚村镇: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安徽蒙城县楚村镇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应急等多项职能,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将全镇科学划分为52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0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