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山港海关推广“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31 15:15:09

近日,同时装载46个内贸、13个外贸集装箱的驳船从中山港航运码头启航,以“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驶往深圳盐田港。

“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有效缓解了港口驳船运力紧张、周转不畅的痛点问题,方便我们更合理地安排航运班次,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每年公司可以节省物流成本400余万元。”中山市华晖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罗国防说。

近年来,中山市内各港口稳定外贸出口航运业务的同时,也尝试“两条腿走路”,向国内市场发力,积极开拓内贸运输业务。中山市各内河港口与深圳、广州等枢纽港之间航运线路繁忙,水路运输市场需求旺盛,但内贸、外贸货物因属性不同,需分别由不同船舶承运,舱位利用率低。“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下,经海关备案后,从事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船舶可利用剩余舱位同时承运内贸集装箱货物,提高驳船的舱位利用率,节省运输成本。“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为中山货源在大湾区高效流通或“走出去”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水路运输途径。

为积极促进航运效益提升,中山港海关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作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协同地方口岸部门规划推广“内外贸同船运输”模式,并建立监管场所视频监控、区划堆存等配套监管方案,叠加“内外贸泊位共享”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助力中山市内各港口陆续开通“中山港—蛇口港”“中山港—盐田港”“神湾港—蛇口港”“小榄港—盐田港”等4条同船运输航线,覆盖6个口岸。自2019年中山水运口岸正式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以来,2年已累计有3.76万标准集装箱在该模式下实现转运。

相关推荐
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4月7日,记者从西安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通过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通道,在内外开放协同中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腾俊国际陆港加速建设“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

自2022年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相关项目以来,腾俊国际陆港开启建设加速度,在运能利用效率、运输服务质量、运营机制可持续等方面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丨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是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