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物流产业互联网创新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02 15:01:42

中国快递物流业正从做大向做强发展。在8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已经下降到14.7%,相比于2012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的降低,意味着从量变到质变的持续迈进。对快递物流业来说,做大,就是开拓市场,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从2010年23.4亿件到2020年833.58亿件,复合增长率超过40%。  

做强,就是降本增效。从经济效益看,我国快递行业收入从2010年的574.6亿元,已上升至2020年的8795.4亿元。对广大居民来说,物流降本增效最大的体现是,快递便宜了,也更快了:越来越多的商品包邮,即使在双十一,很多商品凌晨下单,早上便能够送到消费者手中。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快递行业不仅市场空间巨大,而且远未见顶,潜力巨大。当前,行业依然处于“战国”时代,以快递CR8(业务收入排行前列的8家公司)为例,群雄并立,没有一家市场份额绝对领先。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结构当中,价格成了唯一可以尝试突围的点,之前席卷通达、极兔、顺丰等浩浩荡荡的价格战便是一例。 

“价格战”的存在,意味着充分的市场竞争。事实上,快递已作为社会公共设施存在,包括邮政速递、通达、极兔、顺丰等在内,各大快递企业订单来源多元,从电商到直播,从阿里、拼多多到抖音、快手,依靠自身实力各显神通,由商家自行选择。在义乌,电商快递一度出现“8毛发全国”,激烈竞争背后,并不存在所谓快递控制,加在电商平台上的“快递垄断”阴谋论实属无稽,决定竞争成败的是快递公司自己。

但是,光烧钱烧不出价值。当前的“价格战”更多是存量竞争,表现为粗放的低价倾销,同质化竞争严重,带来内部成本的部分压缩,但在市场发展新阶段,对物流行业的外部价值创造并不明显,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递体验,拖累快递送达服务。 

快递要告别“价格战”,就要告别存量竞争,开辟增量市场。过去,快递公司的业务形态比较单一,今天,电商之外,直播、短视频、社区零售新业态层出不穷,供应链需求更加复杂,谁能抓住新的市场,培养新的能力,抓住新的客户,谁才能笑到最后。 

新发展格局下,快递价格战的转型,需要夯实创新价值,进一步推动降本提效。这意味着物流要向上服务上游商家,向深服务制造工厂,向下服务乡村,共同服务实体经济。以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菜鸟为例,通过在产业带和乡村开设更多产地仓,让生产制造与消费市场无缝连接,在产地仓带来30%提效;在全球物流方面,创造性推出“5美元10日达”等跨境服务,方便75万中小企业用“用一杯咖啡的钱送全球”参与国际贸易。 

快递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菜鸟产业互联网式的增量创新,扎扎实实的物流投入,踏踏实实的技术创新,助力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降低;快递物流正从大到强,走进工厂车间与田间地头,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相关推荐
链通双循环 赋能新经济 | 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6月17日,以“链通双循环、赋能新经济”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甘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占比提升至47.6%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成熟,甘肃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优势持续凸显。

安徽萧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筑牢实体经济发展“软环境”

萧县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用更好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