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稻蛙共生”助农增收致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9-10 11:34:39

在安徽宿州埇桥区杨庄乡杨庄村稻蛙养殖基地里,稻田被丝网分隔开来,每块田的中间是长势旺盛的水稻,下面是养殖黑斑蛙的水沟,黑斑蛙争先恐后地不停跳跃,呈现出一派稻蛙和谐共生景象。

“你看,这些黑斑蛙长得多好!前两天刚卖了1500斤。”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志成日前高兴地说,眼下,水稻还未成熟,稻田里养的黑斑蛙已经开售。

2019年,张志成在杨庄乡杨庄村流转51亩低洼地,先后投资160多万,从事黑斑蛙、圆头粳稻共生种养。

据介绍,“稻蛙共生”模式是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有益尝试。黑斑蛙吃虫,防治水稻虫害,其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黑斑蛙生长提供阴凉,实现两者共生互促。

“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既提升了稻谷和蛙的品质,又减少了农业源污染。除养殖收益外,还可起到灭虫、改善土壤肥力等作用,让水稻种植更加绿色环保,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张志成算了一笔账,“田里有稻,水中有蛙,八九月份开始卖蛙,十月份收稻,一亩地大约可产出1000斤蛙,毛收入有10000多元;500斤生态稻米能卖10000元,一亩地毛收入两万多元,一田双收真不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昔日的洼地变成增收的聚宝盆,养殖基地富了养殖人,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吸纳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挣钱,每人月均增收2000多元。

“基地养殖的黑斑蛙销往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市场前景不错,我又在刘楼村扩建了58亩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张志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稻蛙共生助力乡村振兴。杨庄乡乡长孙恩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扶持壮大种养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稻蛙共生”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新产业。(杨立冬   侯磊)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预制菜亮相国家级展会

4月12日至1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广东东莞举办。安徽宿州埇桥区企业携带精心研发的预制菜产品组团亮相,让广大食客和采购商们品尝埇桥美食。

安徽宿州埇桥区:为企纾困解难题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坚持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五大行动,瞄准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以“1对1”“保姆式”和“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安徽宿州埇桥区开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项培训

近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经信局开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项培训”,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核心要素,从四个方面对30多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展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