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东盟和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期待RCEP如期生效实施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15 10:21:08

9月13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视频方式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10+1)经贸部长会议和第24次东盟—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各方聚焦团结抗疫和共谋发展两大主题,就共同关心的区域经贸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10+1会议通过了《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联合声明》和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实施情况的报告,对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经贸合作成果展和经贸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予以高度评价。10+3会议通过了《<10+3缓解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行动计划>进展报告》和《10+3经济合作工作计划(2021-2022)》。

与会部长们强调,应加强合作与协调,推动新冠疫苗等药品及医疗物资的公平获取和分配,缓解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复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意义重大,期待协定如期生效实施;重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强调恢复争端解决机制的紧迫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各方在金融、数字、供应链等领域深化合作。

10+1经贸部长们一致认为,3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巨大成就,期待双方合作未来更加紧密;重申将全面、高效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及升级《议定书》,同意开展联合可研,确定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其他可能领域。

王文涛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区域国家应当反对政治操弄,共同抗击疫情,加快地区经济复苏。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3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合作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共同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更加深入、创新发展。中方愿同东盟方持续深化抗疫合作;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稳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新领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次区域经贸合作。中日韩应共同加大对东盟的投入,携手助力东盟共同体建设。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