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卢基扬诺夫文章:阿富汗变局凸显多边主义意义

来源:《俄罗斯报》网 责任编辑:翟淑睿 2021-09-16 15:47:52

《俄罗斯报》网站9月15日发表题为《阿富汗变局推动国际格局进一步转型》的文章,作者为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全文摘编如下:

阿富汗及相关事态的发展凸显早已显现端倪、如今得到有力论据支撑的趋势。多极世界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还孕育出地区冲突的调停形式,即“多边主义”。人们在谈论国际体系时,喜欢使用这个术语,但它正被赋予新内涵,且更具实际价值。

日前有报道称,中国、伊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官员举行会议,讨论阿富汗时局。16日和17日,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将见证重要会议的举行,包括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当然,届时议题势必更加广泛,但阿富汗仍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参与各方都被所讨论的危机直接触动,且能对危机产生直接影响。

就在不久前,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另一种危机处理模式,多边性只体现为有些国家必须参与所有危机及冲突的解决,无论跟它是否有关系。更准确地说,这便是美国和欧盟,它们觉得所有问题都涉及自身,因为它们才是国际秩序事实上的缔造者和领袖。但在阿富汗问题上,这种做法尤显荒谬。

那些多年来一事无成,被领头羊带着,刚灰头土脸离开危险地带的国家,事实上已放弃了进一步努力,而将调停冲突的位置让给对事态影响力明显强过它们的国家。后者在阿富汗问题上利益更多,但都是本国利益,跟那些“长臂”国家想做的截然不同。

阿富汗危机将成为“新多边主义”趋势的新体现。

在世界发展的上一阶段,西方大国的作用极其重要。不过,委婉地讲,这种操盘方式的结果并不怎么样。

的确,无论爆发何种危机,该地区的参与方总是很难心齐。域外大国非但不一定努力化解地区内各种矛盾,还会利用它们为自身利益服务。域外大国的利益通常与地区安全和稳定罕有交集,更多属于自身影响力或威信的范畴。

阿富汗会给世界格局的进一步转型提供新动力。全球格局日益多元化,达成协议更为困难,但机会在于,一旦达成共识,势必相对稳定。毕竟这是考量各种现实利益的产物,而非被迫接受某种机制,那样的机制永远不可能令所有各方心悦诚服,因而随时可能灰飞烟灭。

相关推荐
联合国贸发会议成员呼吁支持多边主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理事会4月15日举行特别会议,重点讨论非洲经济发展问题。与会成员纷纷对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表达关切,关注贸易摩擦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携手推动全球贸易大船破浪前行

全球贸易增长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喜”与“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各方应如何携手并肩,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多边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访世界银行高级常务副行长冯·托森伯格

世界银行高级常务副行长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18日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多边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