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东盟专家共话“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30 16:09:25

2021年9月28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简称绿色联盟)在京举办“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专家研讨会。会议是绿色联盟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开展的“东盟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关键问题和机遇识别”项目下的专家研讨活动,旨在加强各方交流,深入探讨和识别中国-东盟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重点领域与关键内容。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张洁清出席会议并致辞,气候工作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晓华作总结发言。来自东盟能源中心、印尼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IESR)、越南绿色创新与发展中心(GreenID)、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中金研究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中外机构的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李永红指出,推动疫后绿色复苏,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将为中国和东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张洁清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是助力东盟国家实现经济、社会、产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重要支撑力量。

与会专家代表围绕东盟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绿色发展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中金研究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印尼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专家分析了中国-东盟绿色合作的重点领域、关键要素、参与主体和合作潜力。东盟能源中心、越南绿色创新与发展中心专家基于能源规划和政策,分析了区域绿色能源发展的前景以及主要挑战。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专家重点介绍了缅甸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和战略的关键领域、目标愿景以及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重点方向。张晓华在会议总结时表示,亚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相近,绿色低碳发展共识突出,国际合作潜力较大。中国支持东盟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带来新的绿色投资机遇。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宣布停止新建海外煤电项目是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又一有力举措。期待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开展更多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切实推动东盟地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