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拉智库:中国与拉美要互学互鉴 推动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0-15 10:32:07

第二届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召开。(图片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提供)

第二届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召开。(图片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提供)

10月12日-13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拉共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牙买加前总理布鲁斯·戈尔丁、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秘书长阿莉西亚·巴尔塞纳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开幕致辞。

与会各方围绕中拉发展互鉴、全球挑战下的中拉“一带一路”和“健康丝绸之路”、中拉新兴合作领域: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面向未来的中拉合作:国际新格局下的新方向四个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聚焦中拉双方发展理念与发展需求对接,探索促进中拉整体合作升级的新动能和新机遇,就中拉双方如何协力推动高质量合作发展交换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继续在中拉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在互学互鉴中稳步实现。中拉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通过发展互鉴,有利于总结和提炼发展知识,增进中拉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扩大发展共识,对接发展战略,推动和实现共同发展。这也是中拉发展互鉴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与会者指出,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互学互鉴应该是双向的。拉美地区经济受新冠疫情重创严重萎缩,而中国率先控制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并实现经济的正增长。中国经济形势的改善和进口需求的增长为拉美地区改善外部环境、实现出口复苏提供重要动力。拉美各国应从多方面学习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有效推进中拉疫苗研发合作,在遏制地区疫情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会者指出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推进中拉关系,坚持危中寻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共同发展需求 。除了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以及规则标准“软联通” ,还应在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新基建”领域开拓合作新局,打造“中拉健康丝绸之路”“中拉数字丝绸之路”。加大政策引导和对接,共同推动中拉务实合作转型升级。

目前,中拉合作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与会者认为,数字经济和能源转型有可能成为促进合作升级的新动能。中拉双方要在继续深化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与清洁发展,实现中拉产能合作高质量跨越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与会者指出,中拉同属发展中国家,在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多边主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全球新格局下,中拉双方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在多边舞台及全球治理中的沟通协作,积极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形成共同推进南南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时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拉合作:共迎挑战,共创未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等国的官员、学者、外交使节、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共近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关推荐
中泰加强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合作

在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率团访问泰国,推动中泰在医学教育、科技创新与生命健康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此举被视为“健康丝绸之路”倡议下,中泰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共育、产业联动的典范实践。

通讯|“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温暖关怀”——记中国医生为巴基斯坦儿童做先心病手术

据了解,中方医疗团队此次在巴期间已为当地约200名医务人员开展了集中培训,内容涵盖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操作流程、新型介入材料、移动医疗车技术等。

瞭望 | 光明与友谊的种子

以“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为代表的一批“小而美”医疗援助项目,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架起了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