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大湾区开出今年第300趟中欧班列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09 10:09:20

2020年10月16日,中国外运华南有限公司开通首趟开往匈牙利的中欧班列。庞彩霞摄

11月2日19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通信设备、电子配件、衣帽服饰、玩具等珠三角地区优质轻工产品的X8426次中欧班列徐徐驶离广州大朗站,将于16天后抵达俄罗斯沃尔西诺。这是全球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开出的第300趟中欧班列。

记者从广铁集团了解到,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已累计发送15051车,运送防疫、生产和生活物资15.69万吨,同比增长40.3%。开行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开行总数,预计今年全年开行数量将超过350列,并有望创造全年每日开行一列的新纪录。

从2013年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广州、深圳、东莞3个城市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的“中心站”,这条泛欧运输大通道已延伸覆盖到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并以多式联运形式贯通东南亚。俄罗斯、德国、乌克兰、匈牙利、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的“朋友圈”,成员队伍逐渐壮大,联系也更加紧密。

今年以来,随着广州下元至波兰马拉、东莞常平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新线路的开行,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开行方向已达到17条,货源品类多达700余种。横跨亚欧大陆的“钢铁丝绸之路”版图不断扩大,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物发送量的快速增长。

“广东货源基础雄厚,其中欧班列的开行城市均处于对外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这是近年来‘广货’出口需求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广铁集团广州货运中心主任宋海涛告诉记者,“我们不断加强与相关港口合作,充分发挥海铁联运的组合优势,较传统运输模式节省约10%的运输成本,这将进一步促进内陆城市通过珠三角沿海港口集结货源并搭乘中欧班列与世界各大城市加强贸易往来。”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外民众网购意愿明显增强,日用消费品和家电类商品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但疫情影响下的空运、海运普遍受阻,导致跨境电商产品需求旺盛与国际运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欧班列安全便捷、运输效率高等优势越发彰显,全力承接起空运、海运转移货源,填补了当前两者运力不足的空白,为保障全球物资供应链畅通提供了可信赖的第三种解决方案。作为大湾区唯一的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深圳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自2020年开行以来已累计发送3695车,开行频次已从最初的每周1列增至当前的每周4列。今年大湾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高涨的背后,深圳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功不可没。

在保障民生和产业链物资供应的同时,中欧班列还承担着运输防疫物资,驰援全球抗疫的重任。据铁路货运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东莞石龙、深圳平湖南中欧班列累计为沿线国家运送口罩、药品等防疫物资3042万件,共计21.65万吨。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通过这条稳定的国际运输大通道获得了来自中国的防疫物资援助,中欧班列安全优质、诚信可靠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年底是中欧班列发运的高峰期,相关商品出口需求大幅增长。”广州货运中心大朗站货运主管吴建强表示,铁路部门将加强与海关、物流公司和相关单位联系,不断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实行海关铁路一体化检查、简化运输受理环节、灵活调整运输计划,保证检验报关、车辆调配、安全检查等各作业环节无缝衔接,切实提高运输效率,全力满足客户随到随走的运输需求。

相关推荐
聚焦高质量发展|成都青白江:以铁轨为笔,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铁路口岸等“国字号”金字招牌。

今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7月2日12时,随着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鸣笛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相较去年提前42天突破5000列。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班列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