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深化互联互通 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空间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26 10:12:14

11月23日上午9时,一列满载着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货物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发出,20天后它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站,标志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建“一带一路”首个重点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首次开通至俄罗斯中欧班列。

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五通”设想,8年来,中国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连贯东西,沟通南北,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连云港此间的重大历史使命。8年来,连云港着力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取得不少“实打实、沉甸甸”的业绩。

据悉,中国(连云港)至俄罗斯(莫斯科)首发班列共有50车,所运载的货物主要是来自江浙沪所生产的轮胎、灯具、鞋底、插座等小商品,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

从远洋货轮上卸下的日韩等国家的手机、电脑配件等电子产品,也经连云港港的“海铁联运”,坐上了开往哈萨克斯坦的火车。这些集装箱从船上卸下到装上火车,可以在15分钟之内完成,国际过境集装箱作业完全实现了“零等待”。

在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助力下,今年1至10月,连云港港开行中欧班列514列,平均每天都有1.9趟班列到发,同比增长3.9%。

10月底,上合组织物流园专用铁路开通,串联起了园区与国内铁路运输网络、国际中欧班列,货物经由港口通往世界各地,连云港的交通运输枢纽更为凸显。前三季度,园区累计完成物流量3244.4万吨,同比增长83.35%;物流企业完成主营收入55.86亿元,同比增长437.63%。

对连云港来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意味着往来物流运输,更是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大机遇和沿线民心互通的桥梁。以新医药地标产业为例,目前中华药港一期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投用,已招引到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44家。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和连云港“一带一路”强支点的特殊地位,正是这些企业在此“落户”的两大核心因素。

今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弗拉基米尔·伊马莫维奇,被授予“连云港市荣誉市民”称号,从此成为连云港市大家庭的一员。就在上个月,江苏海洋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揭牌。学业合格者获江苏海洋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外方学位证书,外方学位证书与乌克兰本国学生所获学位证书完全一致。

在海上,连云港已与世界上的主要港口加强贸易往来,构筑了“海上丝绸之路航运网”。在陆地,以连云港为起点的新亚欧大陆桥更加畅通快捷,陆海跨境联运更加高效便利。从“交汇点”到“强支点”,新发展格局下,连云港正深化互联互通,拓展更多合作领域,努力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相关推荐
积极打造海外仓 优化内部物流框架 上合物流园集装箱运量创新高

2024年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完成物流量7431.08万吨,同比增长7.14%;完成集装箱运量64.8万标箱,同比增长18.65%,创历史新高。

“文化出海”,让“连云港风情”跃上世界版图

因海而生、枕海而进。开放的海洋文化为连云港人注入攀山赶海的勇气,也让这座城市的国际传播力,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飘向尼罗河畔的开罗、天山北麓的阿拉木图、儒达山下的木浦、大本钟下的伦敦……“大写意”的画笔,在“文化出海”的描绘中转换,一幅精谨细腻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正让“连云港风情”跃上世界版图。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更加顺畅 前11月连云港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12.6%

记者近日从连云港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11月,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47列、 同比增长12.6%,发送货物69454标箱,运量完成规模位居江苏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