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当地时间7月3日11时,一列满载机械设备的中欧班列鸣笛驶入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它自连云港出发,一路西行穿越中哈国境线,在这里等待换装后继续奔赴乌兹别克斯坦。
2024年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完成物流量7431.08万吨,同比增长7.14%;完成集装箱运量64.8万标箱,同比增长18.65%,创历史新高。
因海而生、枕海而进。开放的海洋文化为连云港人注入攀山赶海的勇气,也让这座城市的国际传播力,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飘向尼罗河畔的开罗、天山北麓的阿拉木图、儒达山下的木浦、大本钟下的伦敦……“大写意”的画笔,在“文化出海”的描绘中转换,一幅精谨细腻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正让“连云港风情”跃上世界版图。
记者近日从连云港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11月,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47列、 同比增长12.6%,发送货物69454标箱,运量完成规模位居江苏省首位。
十年见证,陆海联运,互联互通;“钢铁驼队”,铿锵开行;丝路画卷,由此落笔。
截至11月中旬,连云港中欧(中亚)班列已累计开行820列,同比增长14.4%,提前45天完成全年开行任务。
截至11月16日,连云港中欧(中亚)班列已累计开行820列,同比增长14.4%,提前完成全年开行任务,运量完成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黄海之滨,五层立体的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内,一辆辆崭新的中国汽车正被AGV机器人有序搬运至停车位,等待从连云港港口发往世界各地。这里是江苏省港口行业中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高、集约化水平高,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汽车物流中心,一次性可停放5200多辆商品汽车,年周转能力可达18万辆。
8月28日,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共同组织的“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来华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连云港。
8月26日,“同筑丝路 共赢未来”中哈(连云港)文化交流行暨“黄海与里海的牵手”全媒体采访行动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启动。
近日,一列满载100个标箱的汽车配件专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鸣笛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据统计,今年1至7月,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运量达4.59万标箱,同比增长22.4%,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马合江看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他想和同事们一起,为建设“新丝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别杰罗夫·阿金汉2017年从家乡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连云港工作。多年来,他见证了连云港陆海联运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内陆国出口贸易带来的高效便利,也见证了中哈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环节的升级优化。
东西双向互通、连接亚欧的物流通道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交汇。经过10年发展,哈国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
6月26日,由韩国铁道公社首次参与运营的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顺利发出,标志着“韩国-连云港-中亚”通道进一步稳固畅通,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优势日益凸显。
巨轮进出、班列疾驰,海洋运输与铁路货运每日在繁忙的连云港港交汇,彰显“流动的中国”奋跃向上的力量。
显示 11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