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英专家文章中国“吃了西方的午餐”是曲解

来源: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1-12-21 14:15:42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12月17日发表英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分析师汤姆·福迪题为《20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西方自取灭亡的开始吗?》的文章称,20年前的这个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中国的入世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北京盛赞其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与世界融合的里程碑式时刻。 

现在,美国政客公开嘲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美国重大战略败笔之一。他们认为,允许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北京参与全球通行的关税和贸易规则,对西方就业和制造业构成了沉重打击。企业都把业务转移到了东方,把中国变成今天的全球巨人和工业强国。 

但西方对制造业和工业的削弱是一项深思熟虑的政策,不是中国“窃取”了它。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是主要驱动者,他们认为保护主义政策、通胀飙升和工会组织在经济上是灾难性的,自由市场的好处将给所有人带来繁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成为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这一过程的支持者们从未想到公司会慢慢发现中国是一个比自己原有的市场更重要的市场。2001年只是一块跳板,而不是问题的起因。 

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吃了西方的午餐”?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就经常把北京的崛起描述为中国以牺牲与之做生意的国家为代价赢得的零和游戏,这具有误导性。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为西方企业带来巨额收入,而这些钱是它们在其他国家无法获得的。有人声称,中国的“工业补贴”削弱了西方市场,而事实上,西方公司在中国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到西方。 

此外,中国的入世打开了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场,为外国直接投资创造了新来源,压低了物价和通胀水平,西方消费繁荣得以蓬勃发展,并间接推动了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的增长。 

说中国吸走了西方的资金是对历史的曲解。中国只是占据了在全球经济中传统上应有的地位,它不过是因为数十年的孤立、动荡、贫困和冲突而被排除在全球经济之外。 

中国真的吃了西方的午餐吗?不,它没有。但它无疑是坐在美国及其盟友为其摆放的桌子上用餐。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