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杭州首次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排名第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2 11:15:44

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定提升状态,在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排名中,杭州首次排名第一。

蓝皮书显示,2015~2019年,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五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定提升状态,2019年可持续发展总指标值为82.1,较2015年增幅达39%,年增长率均值约8.7%。

蓝皮书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2019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国家、省份和重点城市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排名。

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4个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排名比较靠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福建、江苏、湖北、重庆和四川排名前十位,中部地区中,湖北排名最高,列第八位。

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显示,东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明显,其中杭州首次在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第一,位列前十的城市分别为杭州、珠海、广州、北京、无锡、深圳、苏州、武汉、南京和郑州。

蓝皮书认为,当前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也正处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四个挑战,一是碳排放整体规模较大,二是钢铁等高碳产业规模庞大,三是现有节能减碳技术能力总体不足,四是低碳消费理念和行动尚有待在全社会倡导推行。

蓝皮书建议,中国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围绕“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解开这座“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的生态密码

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闭幕。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的见证下,杭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称号,杭州市临安区被授予“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发展实践地”称号。这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首次落地亚洲,为何选择杭州?获得“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荣誉背后,杭州又有哪些生态密码有待解开?

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5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在桂林举办

近日,2025中国—东盟市长论坛在广西桂林市举办。本届论坛以“共建美好家园 同筑中国—东盟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共同关心的城市更新、新城新区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且富有成果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