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供应链受干扰 全球港口拥堵预计明年下半年才恢复正常

来源: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8 15:15:47

《联合早报》中文版12月27日报道:分析师和学者指出,有限的船舶供应推动航运价格飙升,保持一贯高标准的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可从中受益。另外,新加坡港口处于有利的位置,不仅可协助缓解供应链中断情况,还可巩固它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枢纽和补时港口地位。业界估计,供应链受干扰、港口拥堵的情况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可望恢复正常。

毕马威(KPMG)合伙人及供应链咨询服务主管阿加瓦尔(Rakesh Agarwal)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供应链中断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最明显影响之一,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全球各地政府都需要制定战略迎接供应链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建立重要物品库存,以及在“战胜疫情”后建立高韧度供应链。

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船运费高涨。国际航运研究公司德路里(Drewry)的数据显示,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价目前为9292美元,较去年同期涨了169%,较疫情前约1400美元水平,涨了五倍以上。

德路里预测,全球集装箱船运业今年的税前盈利为1500亿美元,相比之下,该行业去年取得的税前盈利为254亿美元。

伯利兹港公司(Port of Belize Ltd)总裁莱恩(Andy Lane)受访时表示,新加坡港口运营情况良好,供应链过去六个月大致维持固定。他说:“港务集团已使用大士港口(Tuas Port)堆场,增加约2000个标准箱的堆场处理量,这些新增的运能,将进一步确保新加坡供应链不会出现中断和延误,预计新加坡进口商和消费者应不会遇到严重货运问题。”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丨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协议意向超6000项!全球供应链带来强大“朋友圈”

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2倍多、首发首展首秀增长67%……7月20日闭幕的第三届链博会带来强大“朋友圈”: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来自上合组织工商论坛的观察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作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在7月17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对此展开讨论。

新华时评丨携手维护全球发展“共赢链”

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本届链博会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参展、观展,既彰显各国工商界人士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共同诉求,也体现中国强化全球产业链韧性、凝聚合作共识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