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网1月11日发表题为《在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上,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文章称,四年后,国会两党多数仍然决心保护美国以应对中国构成的多方面严峻挑战。这段时间,国会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已超过美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近年来,美国的国内政治导致对中方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发生急剧的消极转变。这种转变是不稳定的,有时政府内部存在严重分歧。然而,国会两党多数越来越倾向于将“整个政府”应对中国挑战的举措进行立法。
国会处于终结此前的对华接触立场,转而支持强烈反对北京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的中心。这种“内部”共识花了两年时间才被美国媒体、舆论、州和地方官员,以及包括拜登在内的时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广泛接受。
与北京的连贯性和决心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的有效性的不足。举例而言,拜登政府仍在努力制定一项可行的、从根本上体现由过去与中国的建设性接触转变为激烈竞争的国家安全战略。从接触转向竞争的转变已经进行了四年,但这种转变是由特朗普政府以单方面且通常不稳定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加快了美国与中国相比的相对衰落。
其他不足包括与中国接触密切的美国企业、大学和其他机构,以及主张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更适度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他们称,美国决策者所看到的中国挑战构成的威胁被夸大了,而美国政策应该通过以对话和安抚为特征的微妙方式来应对中国的挑战。举例而言,中国当局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努力,以绕过由美国主导的对半导体及相关软件产业的中国公司的高科技出口限制。在这些努力中与中国当局间接或直接合作的,是一系列美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游说组织以及追求各自利益的专家。
与此同时,很多美国公司、大学和专家往往与中国的实体以及同行专家融合得很好。他们的很多高科技成就来自跨境合作,如果这被停止,预计将严重削弱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美国的决策者如何制定一项应对中国挑战并考虑到国内对此类强硬措施强烈反对的战略还有待观察。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也有类似的利益,反对采取强硬措施应对中国。在提出有效的对华战略方面,拜登政府面临持续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的悬而未决的立法表明,国会将继续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以应对中国的挑战。然而,立法通常不会提出一项严密的战略。今天的重点仍然是采取行动以保卫美国免遭特别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