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产值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璐 2022-02-11 15:20:05

贺兰山脚下的酿酒葡萄(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披露,宁夏2025年前将新增酿酒葡萄种植基地50.8万亩,规模达到100万亩,建成酒庄270家以上,年产优质葡萄酒24万吨(3亿瓶)以上,力争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翻番。

贺兰山脚下的酿酒葡萄丰收季节(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葡萄酒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一直是中西方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位于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宁夏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位居山河之间的独特地理环境,气候干燥少雨、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砂石土壤透气性好、富含矿物质,黄河灌溉便利,被誉为“中国酿酒葡萄种植最佳生态区”“世界上能酿造出最好葡萄酒的地方”,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评为世界葡萄酒“明星产区”。

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40年发展间,宁夏把葡萄酒产业作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加强与国际葡萄酒主产国家和葡萄酒相关组织在品种、技术、教育、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集中连片最大、酒庄数量最多、酒庄集群化发展最快的“酒庄酒”产区,葡萄酒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一张靓丽的紫色名片。

在葡萄酒产业推动下,宁夏商贸、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康养、生态等多产业将与其深度融合,供应链、服务链、营销链、利益链全产业链不断延长。与此同时,通过葡萄园及防护林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砂砾地变成葡萄酒绿色生态廊道,葡萄酒产业将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先行产业。

贺兰山脚下的酿酒葡萄丰收季节(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根据《规划》,到2035年,宁夏将确保酿酒葡萄种植规模达到150万亩,建成酒庄370家以上,年产优质葡萄酒45万吨(6亿瓶)以上,力争实现综合产值2000亿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构建“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多元共赢格局。

同时,宁夏将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农业(葡萄酒)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3个国家级试验示范区(基地),打造优质干白葡萄酒原料基地、优质干红葡萄酒原料基地2大优质原料基地,做强5大酒庄集群,培育20家以上龙头酒庄企业和10个世界级葡萄酒品牌,真正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让“一体两翼,一心一园八个产业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今后,宁夏150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将吸纳20万园艺产业工人就近就业,年收入增加2万元至3万元,园艺师、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文创者、职业经理人和营销人员等用工需求每年可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10年可使5万名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宁夏各地酒庄和葡萄酒产业镇将实行农工商、文旅康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葡萄酒爱好者、社会团体和学生的生态文明及葡萄酒文化教育基地和研学游基地。

相关推荐
中阿会展产业联盟在宁夏银川组建

在28日于宁夏银川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会展合作与资源对接会上,宁夏、上海等地的十四个会展行业协会共同签署《银川宣言》,组建中阿会展产业联盟,共同推动会展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中阿博览会带动宁夏瓜果蔬菜“出海”

从冷凉蔬菜到石头缝里长出的硒砂瓜,借助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平台效应,宁夏特色农产品不仅成功进入阿拉伯国家市场,更沿着“一带一路”加速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中阿旅行商对接洽谈会在银川举行 签约金额25.68亿元

8月27日,中阿旅行商对接洽谈会在宁夏银川启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旅游部门、旅行商和行业协会代表及专家学者约300人齐聚一堂,共商文旅合作前景,会议签约落地金额25.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