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农光互补”双收双赢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05 09:10:08

安徽省灵璧县林洋光伏电站座落在灵璧县杨疃镇朱岗村内,占地面320亩,科学设计,在连片的高架光伏电板下种植着油料牡丹。近期,光伏电站下的牡丹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还有的即将凋零,花香随风飘荡,沁人心脾,粉色中透着白的花瓣似雪片飘溢着丰收的希望。深蓝色的光伏面板与不远处新河相互映衬,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这片10MW农光互补电站自2016年建成以来,已经顺利并网运行5年多了。”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说。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发电板下种植了油牡丹,“农光互补”,有效实现一地两用,大大提升了土地附加值,还为20多名脱贫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增收。

“种下油料牡丹,第三年开始结籽,结籽高产期为5-30年,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去年是第一年结籽,每亩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高产期每亩可产牡丹籽4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0元的收购价,每年的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一个生长周期计算,每亩纯收入为6000多元,是种植常规农作物效益的5倍左右,产业前景看好。”灵璧县林洋光伏电站项目经理周卫东说。

“林洋光伏产业园, 2016年至2021年,每年为朱岗村集体经济增收6.6万元。同时,还解决了本村10多个脱贫群众务工的问题,为朱岗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杨疃镇朱岗村党总支书记李国说。

杨疃镇朱岗村村民宋荣翠,几年前,因病致贫,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地方政府帮扶下,她于2018年顺利脱贫。后经村委会推荐,她当上了光伏电站管护员,每月2000元的工资,收入稳定,彻底摆脱了困境。

“我在这里管护光伏和油牡丹,活不重,离家近,既能挣到钱,还不影响我照顾家人,我一定尽力尽心干好。” 宋荣翠高兴地说。

据杨疃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罗认介绍,2016年,该镇的9个村在沟滩岸边和闲置坡地上,先后建成了20座光伏扶贫电站。又科学合理地在光伏发电板下种植蜜薯、辣椒和南瓜等作物,农产品的收入和发电的收入形成互补,双收双赢,有效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利用,还解决了227个脱贫户的公益岗位就业问题。

“光伏电站发电增收,又能在电板下种植特色作物,村集体和村民‘双重增收’。”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介绍,利用光伏发电获得的利益,村里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为脱贫户和困难群众量身定制“工作岗位”,让他们尽享“阳光收益”。(王庆明)

相关推荐
安徽灵璧县总工会指导一国有企业顺利完成建会工作

8月1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灵璧县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首届一次会员大会,灵璧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少华参加并指导建会工作。

筑牢安全防线 安徽灵璧县浍沟镇暑期公益课堂开启

7月15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浍沟镇团委联合镇妇女联合会、浍沟镇科学技术协会和大庄村驻村工作队,在大庄村精心筹划的暑期公益课堂正式开启。

“托管”不“脱管” 安徽灵璧朱集镇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

连日来,灵璧县朱集市场监督管理所与中心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检查,进一步规范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