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5月3日发表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渡边宏章题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的中日关系》的文章称,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RCEP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它是东亚第一个将本地区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包括在内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预计RCEP将会打造更加一体化的供应链,从而加深东亚地区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尽管RCEP将关税降低91%,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预计将把关税降低98%,所以前者的自由化程度不及后者,但RCEP在数量上可以加以弥补还绰绰有余。RCEP覆盖约23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约29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约占全球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
RCEP可以鼓励中国与日本在投资方面展开合作,并且在本地区形成双赢局面。作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协会,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一直寻求扩大日本企业在庞大中国市场的运营,而RCEP很可能会提供更多机会。但是,一体化也很可能会加剧中日在该地区的经济领导地位之争,尤其是在美国退出CPTPP之后。中国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促进了其经济和政治利益。如果通过RCEP实现经济一体化,很可能会提升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则会带来更多参与投资和其他相关活动的机会。
美国退出后,中国出人意料地申请加入CPTPP。中国的加入将使亚太地区的经济力量对比向中国倾斜。但仍然存在几个障碍。中国政府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补贴,国有企业与政府保持着深入的关系,中国可能很难通过减少这些补贴来满足加入CPTPP的条件。中国的强制劳动条件是另一个障碍,此外还有数据自由流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尚不清楚中国政府如何能够以CPTPP成员国认为可接受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像越南这样的初始成员国也存在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补贴的问题,而且获得了加入CPTPP的豁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并非不可能加入。此外,中国此前曾与CPTPP的一些成员国进行过巧妙的谈判,并且可能赢得了一些允许其加入CPTPP的条件。
无论中国是否真有可能加入CPTPP,中国申请加入该协定的做法都将构成一种评估美国是否有意重获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方式。虽然美国意在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以遏制日益崛起的中国,并且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但IPEF并不是一项有约束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没有为美国主导在该地区的参与提供充分的经济框架。此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比,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为促进“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而启动的“蓝点网络”计划取得的进展要小得多。
在美国没有大力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日本在创建CPTPP的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借以应对中国的崛起。但如果中国的加入申请得到接受,日本的领导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印度退出RCEP可能也会破坏日本保持领导地位的努力。最终,中国可能会确立对其有利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从而成为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强国。
虽然日本在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时往往会考虑与中国的竞争,但日本也可以获得重大好处。除了因为出口商品关税降低或者取消而更容易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之外,日本也许还能诱使中国遵守更自由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最终,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可能会加强本地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