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第九轮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会15日在东京结束。会议强调,中日双方有必要深化合作、共迎挑战,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贡献。
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5日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表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日中两国应有的关系。
在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半个世纪后,尽管双边关系仍存挑战,但也涌现了令人兴奋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
10月1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举办了中日友城“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论坛。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RCEP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它是东亚第一个将本地区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包括在内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可以鼓励中国与日本在投资方面展开合作,并且在本地区形成双赢局面。
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经济活动。日本也不例外,因为其全球供应链脆弱,尤其是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高度集中。本文首先解释了过去几年日本供应链政策的最新发展。它认为,日本在确保供应链弹性方面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随后,文章强调了日本政府在加强供应链弹性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日,“第二届中日关系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日两国青年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共同探讨新时代中日关系发展前景,强调中日两国学者、民众交流对话对促进中日关系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自民党新总裁,将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鉴于此,岸田文雄的未来施政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的对华战略。由于当前中日关系充满猜疑和互不信任,合作态度可以带来互利。鉴于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岸田文雄不希望让日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尽管双边关系仍然是中日两国的优先事项,尤其是鉴于两国之间的联系,但菅义伟被质疑缺外交经验。菅义伟亲自承认,在外交政策方面经验不足,因此他可能会更舒适地坚持前任所遵循的道路,并与日本的传统盟友保持密切联系。菅义伟执政期间,中日关系很可能仍集中在经贸合作上,预计不会有重大的外交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对华制裁的幽灵让日本政府更多的考虑日中关系存在的风险,日企也不得不考虑供应链稳定性。此外,安倍的突然辞职也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但是,与其说日本在与中国“脱钩”,不如说是在进行“再平衡”,在将一些战略“咽喉”产业(如医疗用品)迁回日本的同时,维持大部分领域的开放。
随着安倍时代结束,日本新领导层会在对华关系上找到“新常态”吗?通过回顾安倍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自民党领导层的对华立场、日本国内政治辩论趋势,本文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作为历史与现实恩怨纠缠不清的对手,中日之间不可能走得太近,但作为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中日双方的利益又紧密缠绕,谁都不能轻言脱钩。在对抗与合作之间摇摆,或许是后安倍时代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
8月11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后疫情时代的中日关系”视频研讨会。
日本政府宣布将向87家将从中国迁往东南亚或回归日本的公司提供6.53亿美元的补贴。这极具象征意义。但若认为日本已经加入一场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运动就错了。如果想与日本在应对中国挑战方面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华盛顿方面需要更好地理解日本的行动,调整自己的做法。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行事,但也有一些国家虽然自己国内也有需求,却无私地向最需要它们的国家努力提供物资,展开了“口罩外交”。由此,口罩的交换又承载了一层新的善意。或许,没有哪个国家的善意举动像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慷慨馈赠那样引人注目以及出人意料。
尽管“战略对话”仍是推动中日关系迅速回暖的重要方式,但今年4月的国事访问才有可能改变中日关系的未来,并重新塑造印太地区的竞争。当前的地区形势似乎表明,美国不再是东亚强国之间的“障碍”,而是作为一个“通道”,使125年的区域竞争和冲突变得不再那么痛苦。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可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学习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乍看之下,日本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澳大利亚外交灵感的来源。毕竟中日之间存在着中澳之间没有的历史和领土纠纷。但是,日本似乎解决了日澳两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在一个日趋不确定的美国和自信的中国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26日在京开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7月29日,日本横滨举行了中国日本海运开通5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来自中日两国政府、企业的代表盛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积极评价不断深化的中日经贸合作。
本文试图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对华态度。通过对一些关键事件及日本对中美竞争的回应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确定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显示 4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