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杨疃镇:复合种植模式 助农增产增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07 09:08:16

近日,安徽省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地头,科技特派员李为侠指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村民不约而同地聚了过来。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有点新鲜,怎么个种法啊?”“复合种植效益如何呢?”“耕种、管理和收获会相互影响吗?”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4行玉米带与3行大豆带交替复合种植,玉米和大豆的行距比例是2∶3,要将玉米的株距缩小至16—20厘米的间距要求,才能实现增产。”杨集村科技特派员李为侠站在程仲典的西瓜大棚旁边,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向群众讲解种植的技术要点,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高效低毒防治;玉米每亩施复合肥25个养分40公斤的种肥或20公斤尿素的苗肥,大豆每亩施复合肥8公斤的种肥或5公斤尿素的苗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该村今年重点推广的生态高效、增产增效的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利用作物的边行优势,在不减少主栽作物的亩栽株苗数情况下,增加其他互补作物的栽培,在行距、株距及密度方面进行严格把控,达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减少成本支出和病虫害发生率的“两增两减”效果。杨疃镇杨集村结合本村实际,努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程,通过强化农艺和农机的技术支持,实现同一片田里大豆玉米双生、增粮增产双收。

“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刚从市里培训回来,就到地里技术指导,我相信科学种田。”村民杨大爷笑着说,“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丰产增收大有希望!”

这是灵璧县杨疃镇推广创新农耕模式助农增产创收的生动写照。该镇在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地力效能,推广应用农作物套种、“以短养长” “农光互补光伏”“立体种植养殖”等农业新模式,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助力群众增产增收。(王庆明)

相关推荐
博物馆新地标:浓缩安徽灵璧的“文化DNA”

安徽灵璧县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西周铜簋的饕餮纹饰在柔光下流转,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淮河文明的回响。

安徽灵璧县税务局:全链条赋能 破解新办企业“成长烦恼”

今年以来,灵璧县税务局创新推出“四维联动、全链条赋能” 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其合规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走深走实。

安徽灵璧县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培训

9月7日上午,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在游集镇组织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切实保障“三秋”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与作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