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日媒认为日本逐渐沦为“低学历国家”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2-05-11 10:54:29

《日本经济新闻》网5月2日发表题为《日本正在成为“低学历国家”》的文章称,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并立国——支撑日本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人才立国”模式正在动摇。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资质发生了变化,但日本在疏于改革期间,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

“希望建立一个让博士们大显身手的职场”。跳蚤市场应用软件巨头Mercari从今年开始选送员工到日本国内的研究生院修读博士课程。不从事研究工作的职员也可以深造,公司原则上会支付3年学费,还允许员工缩短工作时间和停职。这将为工作和研究并行不悖开辟道路。

经济界开始寄希望于通过研究生教育来实现人才升级。

世界已转入博士引领产业革新的时代。据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山口荣一等人介绍,在美国,由于政府支持革新性风险投资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制度,74%的对象企业代表都拥有博士学位。

大学教育普及、教育水平高——日本这样的形象只是一种幻象。日本正在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低学历国家”。

根据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日本每百万人口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4国。在加上中国的6个国家中,只有日本人数在减少。

在国际上关注度较高的科学论文的数量排名方面,日本从1990年代前半期的世界第3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10位。同样是在平成时代的30年里,日本产业竞争力也在降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弱化,导致了产业界和学界基础下沉。

问题的根源在于研究生院不被看好。企业录用员工的标准是其被哪所大学录取,在这样的社会中,学习行为到本科时候就已结束。研究生院的吸引力也未能得到提高。认为不应过度看重学历、重视社会经验而非学问的“反智主义”,也加剧了对研究生院的轻视。

中央教育审议会会长渡边光一郎说:“到我这一代为止,即使本科毕业也能勉强维持。今后就不一样了。大学和企业都应该改变,以实现工作和学习的良性循环。”

以早稻田大学为核心的13所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于2018年开始了“力量·能量·专业培养计划”。该计划不仅面向大学,还能为企业培养能对脱碳等能源领域的革新做出贡献的博士。

文科研究生院也有必要脱胎换骨,不能仅仅是培养教授接班人的地方。关西学院大学的校长村田治指出:“在做学问中掌握的大局观、持续学习的习惯、以理服人的技巧,对于成为企业家的人是很有效的。”很多企业没有聘用研究生的经验知识,没有迈出大胆的一步。只能靠产业界、学界、政府联合起来描绘愿景并付诸实施,除此以外无法摆脱危机。

相关推荐
印尼启动“成果快速提升计划” 助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5月2日在西爪哇省茂物市宣布启动“成果快速提升计划”(Best Results Fast Program),旨在通过推进教育数字化,推动全国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粤港人才嘉年华将在香港举行 打造人才流动“黄金桥梁”

3月29日至30日,香港汇智·粤港人才嘉年华将在香港亚洲博览馆举行。

中企爱心助力肯尼亚百名学子

当地时间2月21日,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穆瓦驰多用途大坝项目部在肯尼亚夸莱郡弗卢加尼学校举办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共计发放助学金100万肯尼亚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