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被誉为“中国文明的前夜”的石峁遗址 揭开史前文明面纱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5-20 15:31:36

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始建于公元4300年前,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它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这一阶段里规模最大的遗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重要考古发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jpg

正如当地谚语所说:“两沟加一峁必有遗迹”。石峁遗址便是在黄土高原北端边缘、毛乌素沙漠南缘发现的。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家发现石峁遗址是由石头砌城的,并分为:黄城台、内城、外城,三个部分基本完整且相对独立。

石峁遗址的规模远大于年代较早些的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从面积上看,石峁遗址内城城内面积2.1平方千米,外城城内面积1.9万平方千米,遗址总面积超过4平方千米,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一处超大型中心聚落。

石峁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类型丰富文物。其中,近年最重要的发现是70余件精美的石雕,它们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少量为双面。雕刻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神面、人面、神兽、动物和符号五大类,其中神面石雕数量最多,雕刻最为传神。

有学者认为,石峁遗址出土的石雕及其他文物与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文明有关,但也有观点认为,石峁遗址发现的绿松石、岩画暗示了它与北亚、中亚之间的联系。

石峁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规模的古城遗址,也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之一。2012年,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的称号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2020年,石峁遗址皇城台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成为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考古资料。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