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德媒:美搞“印太经济框架”危害自由贸易

来源: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 责任编辑:翟淑睿 2022-05-25 14:53:00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5月23日发表题为《对自由贸易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文章称,美国总统拜登正在打造一个印太地区的经济框架。然而,他的倡议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可以说,拜登总统的“印太经济框架”最好的结果是,它不仅在安全政策方面、而且也在贸易政策方面使美国留在该地区。而该框架最差的结果是,它将不会起作用,甚至将危及该地区和世界的自由贸易。

自从拜登的前任特朗普五年前让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来,华盛顿作为多边贸易政策的重要声音一直在亚洲缺席。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填补这一空白。拜登不想加入现有的多项多边贸易协定,因为他担心(日益对自由贸易持消极态度的美国)选民会愤怒。作为替代方案,拜登在东京展示了他的“印太经济框架”。

该框架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这尤其因为拜登没有进一步开放美国市场。他关心的不是降低关税和减少配额,而是公平和有弹性的贸易规则、有抗压能力的供应链、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以及税收和反腐败规则。

拜登的目标不是促进更多的贸易。他希望让自由贸易服从政治规则,并执行美国关于工作时间、环境保护和公平税收的理念,以增加美国在该地区的销售机会。这是一种攻势,人们在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可以问心无愧地拒绝它。而且许多国家实际上应该拒绝它,以免更高的成本阻碍自己的经济发展。

今天,人们已经在一些国际论坛上就气候保护和员工权利展开谈判。看不到拜登提出的框架的附加价值在哪里。该倡议最大的设计缺陷是美国人不信任自由市场的力量。

以安全的供应链为例:尽可能多且分布广泛的供应商和客户是防止供应链断裂的最佳方式。这需要开放和自由的市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基层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的业务关系,从而确保在发生危机时保持稳定。这恰恰不需要自上而下就安全和可信赖的供应国达成政治协议,而这些协议天生就将其他国家排除在外。这种矛盾是协议固有的。

不要自欺欺人。拜登现在提议的政策和预警系统无法防止口罩、半导体、线缆和运输工具的短缺。这些措施可能也不会阻止政府在未来紧急情况下限制对外贸易。即使在欧盟,自由贸易的政治承诺在危机期间也没有兑现。拜登的目的其实本不在此。他的目标是遏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是关于政治上的依赖,而不是经济上的依赖。

相关推荐
第138届广交会“万花筒”:一镜万象 贸通全球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南非-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南非贸易博览会开幕式9月2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与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联合主办,吸引500余家中南企业参会交流。

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

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48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