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半年成果显著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6-06 15:32:25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6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半年。截至6月2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呈现量质齐升态势,国际黄金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累计发送旅客327万人次,其中国内段286万人次、老挝段41万人次;发送货物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

国铁集团国际部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国际公司、昆明局集团公司会同老中铁路公司,切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全面提升客货运输品质效率,服务两国民众便捷出行,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有力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互联互通、中国与东盟外贸保稳提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一是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精准满足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客运组织,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精准投放运力资源,丰富客运产品供给,较好地满足了沿线民众求学、探亲、就医、旅游、商贸等出行需求。国内段,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动态增开动车组列车,日均开行客车43.2列,最高峰开行65列,最高日发送旅客3.3万人次。老挝段,陆续开通了嘎西、孟阿、纳磨、纳堆等4个客站,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增至10个,新购置1列“澜沧号”动车组和1列普速旅客列车,实现动车组与普速列车共线运行,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日均开行客车6列,高峰日开行8列,最高单日发送旅客近5000人次。同时,延长车票预售时间,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极大方便了老挝人民乘坐火车出行。随着客运站点和车次逐渐增多,老挝境内乘坐火车到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旅游城市观光的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有力激活了沿线旅游经济。

二是打造国际物流通道,助力外贸保稳提质。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国际物流通道,运输时间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随着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国际物流需求日益旺盛。万象南、纳堆、万荣、琅勃拉邦、蓬洪等车站陆续开办货运业务,积极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增强了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让更多企业享受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开通半年以来,国内段和老挝段累计发送货物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国内21个省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运输货物的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00多种,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强化运营维护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畅通。中老双方精心组织国内段、老挝段铁路基础设施检修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状态稳定良好。针对中老铁路首次度汛,充分运用卫星地图、无人机等手段,加强线路巡查和隐患整治,严格落实雨季安全行车规章制度,确保运输安全万无一失;加强与海关、边检、地方口岸管理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健全定期会商、联勤联动机制;在海关强力推动下,优化查验流程,推进运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火车出境前、入境后无需在口岸停留转关,海关查验在内地铁路场站完成,大幅提升了口岸通关效能;减免铁路集装箱保证金和延期使用费,增加境外还箱点数量,进一步降低全程物流成本;严格落实“外防输入”要求,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坚持人、物、设备、环境同防措施,坚决切断疫情通过铁路输入的链条。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全面总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半年经验,积极推进互联网售票系统研发投用和运输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万象南货运换装站建设,持续加强站车疫情防控,不断提升中老铁路客货运输品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中老两国民众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中老文化之路——友谊路上最美的和声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年多时间里,包括中老两国在内的众多国际旅客登上列车。大家品尝云南小粒咖啡豆和老挝咖啡豆混合的咖香、普洱茶和老挝古树茶的茶味,走近彼此,分享机遇,发现彼此文化之美。

云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开放通道 推动口岸经济发展

仲夏时节,临沧市民杨师傅驾车驶上新开通的临清高速公路,原本临沧市区到清水河口岸4个多小时的路程,如今仅需1.5小时即可直达。窗外飞驰而过的是风景,更是云南面向印度洋的开放新图景。

速度与未来!世界高铁大会看中国列车如何“领跑”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在与大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上,众多铁路“黑科技”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