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怀远:农机酣战迎丰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6-07 09:39:26

6月1日,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徐圩村的麦田里,数十台联合收割机嗡嗡声响成一片,将麦穗和秸秆一并“吞”进机舱。几圈以后,机舱就装满了麦粒。

“我们一亩地收成能突破700公斤。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望着金灿灿的麦粒,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盛世兴农合作社理事长尚跃笑着说。

“不同生长期需要迈不同的‘坎’,哪一个农事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休息间隙,尚跃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推行‘云春耕’,在线会诊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少难题,专家通过手机视频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面对疫情,尚跃的合作社采取线上培训指导、线上派单的方式,组织15个专业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一刻也没耽误春季田间管理。

同时,当地政府将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资产品纳入重点保供目录,确保春耕农资供应不断链;喷洒农药更加精准,有效降低了赤霉病的发生率;各项涉农财政补贴悉数到位……这更让尚跃早早吃下了丰收的“定心丸”。

“现在是订单农业,企业要什么麦子,我们种什么,一斤小麦多卖2毛钱,不愁销路。”尚跃说,合作社流转2200亩土地,早在播种前,就与当地几家加工企业签下订单,小麦收完直接从田间运到加工厂。

近年来,怀远县大力创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小麦良种化率达到100%。

“种子好,粮食才好。我们选择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品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地化肥、农药减少用量20%,既增产增质又养护了土地。”尚跃介绍,他的合作社还托管了1.6万亩小麦,为当地农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周边农民告别了“老把式”,纷纷当起了“甩手掌柜”。

“15亩地,1小时的工夫就能收完。麦子不落地,合作社就联系上了买家,一个电话全拉走了,咱跟着数钱就行了。”70岁的徐圩乡梨园村村民尚殿池高兴地说,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是省心又省力。

“我们提前准备了150余台各类农机,全部应用了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打开手机,哪台农机在哪,我坐在家里就能通过物联网实时调度,机手不再跑冤枉路,作业效率成倍提升。”尚跃说。(年福烨  孙言梅)

相关推荐
安徽怀远:非遗活化石如何变身金钥匙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花鼓灯艺术节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孤岛”,而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盛宴”。

锚定浩瀚星空 蚌埠腾空而起

从大洪山麓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到产业园内热火朝天的大干之景,在安徽省蚌埠市,一幅壮丽的商业航天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徽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开幕

万鼓齐动,声动荆淮,4月25日上午,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在县荆山广场体育场燃情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