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民企外贸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6-09 15:39:53

在国新办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今年前4个月,以美元计我国外贸增速为1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下降。但他同时强调,“即使这10.1%的增速也是来之不易,也有很多亮点”。

从规模上来看,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额达到1.98万亿美元,将近2万亿美元,这是在高基数上增长的。“去年,我国进出口额全年是6万亿美元,1%就是600亿美元,所以增长10.1%这个速度,从规模上是创造了同期新高。”王受文说。

同时,我国外贸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15.4%,比重提升2.4个百分点,达58.5%。外贸质量不断推进。例如,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比较快,前4个月,我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7.8%,工程机械出口增长了35.3%。

王受文强调,尽管面临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外贸下一步的发展形势也有亮点、有比较积极的一面。

谈到外贸面临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时,王受文表示,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需求增长缓慢。同时,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美国4月份的CPI达到8.3%,欧盟达到了7.5%,这对外贸需求会有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物流时效有所下降,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定程度不畅。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贸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谈到外贸发展中比较积极的一面,王受文表示,首先,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物流堵点逐步打通,我国外贸产业链的完整性、外贸产业的竞争性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次,外贸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会对外贸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再次,我国的自贸协定伙伴越来越多。我国和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全部贸易额的比重已达到35%。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发挥的减税作用和贸易便利化作用也会对于我国外贸发展起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对未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使我们的外贸增长保持稳定,质量得到提升。”王受文说。

相关推荐
中国民企,全球贸易稳定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云南首次以“批次检验(检疫)”模式出口新鲜水果

近日,一批重27吨的鲜葡萄经昆明海关所属蒙自海关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出口到越南,这是云南省首次以“批次检验(检疫)”模式验放出口的新鲜水果。

中国信保1至5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4.6%

记者6月26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悉,今年1至5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出口渗透率达26.9%,支持企业保订单、抢出口、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