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授牌首家省级海智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6-10 11:19:53

图为授牌仪式现场。 刘美伶 摄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9日正式授牌中澳创新孵化基地为“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海智基地”,这是贵州首家省级海智基地,旨在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的平台,引导海外人才智力集聚,引领海外人才更好地为贵州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创建贵州省首家海智基地,是贵州省科协推进‘海智归黔行’的有益探索。”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向虹翔说。

“海智归黔行”是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实施的“五智行动”之一,是结合贵州实际打造的贵州版“海智计划”。“海智计划”即“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35家海外科技团体于2003年12月共同发起,2004年2月正式启动实施,旨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科技团体的联系,充分发挥海外人才和智力优势,发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共同参与,为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搭建平台。

向虹翔说,希望贵州首个省级海智基地把握功能定位做贡献,面向全球,依托贵阳,辐射全省,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科技交流,人才引进,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等工作,引导海内外人才以科技资源向企业主体不断汇集。

“下一步,我们将以基地为抓手,针对贵州省产业布局特点和支持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回黔创业兴业,打造面向全省吸纳海外归国人员聚集的海智之家、海智基地、孵化基地。”中澳创新孵化基地董事长、总经理曹阳说,海智基地将为学成归来的海外人才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努力让海外人才在贵州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贵州省对外人才引进、技术对接及项目落地。

作为海归科技工作者代表,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靖认为,贵州省海智基地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海内外科技团体及科技工作者建立经常、密切、畅通和便捷的联系,凝聚和组织广大海内外科技工作者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贵州开行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

10月28日10时许,一列装载28台“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开出,预计7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贵州首次整列直发的中老班列,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2024数博会发布10项领先科技成果

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8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公布了10项领先科技成果和57项优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