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超2000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7 10:04:11

新华社济南6月17日电(记者张昕怡、孙晓辉)记者16日从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获悉,自2018年6月我国宣布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以来,4年间,海关共监管到发中欧班列2031列、16.7万标箱。

在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办结过境运输手续后,15日,一列装载来自泰国和越南商品的过境货物专列从这里发出。海运货物经青岛港中转后,在这里换乘中欧班列(齐鲁号),全程仅需20天就可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比传统运输方式节省一半时间。

据了解,4年来,在当地政府、海关、企业等多方努力下,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16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青岛海关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体系。“过境运输货物抵达青岛港后,我们在公司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就可以进行过境申报,海关通过线上实时审核放行,减少了纸质材料准备工作,也无需现场递交材料。”常年在青岛海关办理班列业务的山东晨绮港储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栾皓博说。

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自去年10月起,青岛海关在上合示范区施行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海关和铁路部门实施数据交互,出境班列始发地海关上传班列数据,口岸海关通过数据对接掌握班列情况,实现自动放行,无需运营企业另行申报转关手续,使通关物流手续更加便捷高效,物流链供应链更加循环畅通,政策真正落地惠企。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866列!石家庄中欧班列开行量创新高

今年以来,石家庄中欧班列开行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10月16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今年已累计到发中欧班列866列,超过去年全年839列的开行总量,国际物流大通道效能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进口货物突破2700万吨

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入境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