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
过去60多年里 这里不仅蹚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治沙路
还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沙漠蔬果 苗木培育 特色养殖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
多种经营收入让沙区职工的“钱袋子”鼓起来
生活条件好起来
“绿肥黄瘦”的白芨滩很“值钱”
“沙海淘金”产业兴旺
更带来一笔可观的生态财富
记者:任玮、杨植森、刘杰
编辑:闵捷
新华社宁夏分社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8 14:40:02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
过去60多年里 这里不仅蹚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治沙路
还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沙漠蔬果 苗木培育 特色养殖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
多种经营收入让沙区职工的“钱袋子”鼓起来
生活条件好起来
“绿肥黄瘦”的白芨滩很“值钱”
“沙海淘金”产业兴旺
更带来一笔可观的生态财富
记者:任玮、杨植森、刘杰
编辑:闵捷
新华社宁夏分社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荒漠化治理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中国数十年来荒漠化防治的实践与收获、责任与担当获得广泛赞誉,为全球携手开展荒漠化防治行动注入力量和信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中国馆9日举办主题为“绿色技术、绿色未来”的边会,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
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收获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