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荒漠化治理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中国数十年来荒漠化防治的实践与收获、责任与担当获得广泛赞誉,为全球携手开展荒漠化防治行动注入力量和信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中国馆9日举办主题为“绿色技术、绿色未来”的边会,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
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收获显著成效。
13日是蒙古国上半年全国植树日,当天,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表示,该国正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以防治日益严重的荒漠化。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致辞,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多行动,扭转仍在恶化的土地退化势头。
荒漠化被比作“地球癌症”,是全球性生态治理难题。在“解题”的千百次尝试中,“治沙魔方”草方格应运而生。纵横交错的草方格,锁住肆意流动的沙丘,孕育绿色的希望。
选取最适宜沙漠生存的植物,选育“个性”相近的植物……人工促进自然修复。沙漠由黄转绿,原本寸草难生的地方渐渐生机勃发。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过去60多年里 这里不仅蹚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治沙路,还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西藏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1.36万公顷,年均减少0.27万公顷,缩减速率为0.06‰
库布其沙漠曾经是“悬在首都北京上空的一盆沙”。三十年光阴,黄沙一点点褪去,绿色一卷卷铺就。敢为人先、矢志创新。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这张“绿色名片”源自创新发展理念指引,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善于探索总结独创经验,奋斗和创新,终于获得在世界领先、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
昔日的环境脆弱、十年九旱已被历史封存;如今,大漠草原绿意盎然。鄂尔多斯,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宾朋。
绿染黄沙让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秀美、牢固。
荒漠化治理,世界看中国方案,中国有内蒙古实践,内蒙古有鄂尔多斯经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和肯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卡马乌作为“无污染世界之友小组”共同主席,20日在纽约主持召开了关于防治荒漠化问题的专题会议。中方致力于推进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等努力在会上得到各方积极评价。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