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8 16:09:35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顾天成、董瑞丰)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一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提高明显,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病死率、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乙肝大国”摘帽……这是记者17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十年来,我国重大疾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说,目前,全国有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共3376家,卫生技术人员达15.8万人,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提高。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我国免疫规划事业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当前,我国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超40亿元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目前,我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此外,针对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也取得成效。

“过去十年,我国累计建成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吴良有说,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每年向400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提高愈后和生存治疗水平。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规划和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加大社会动员,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