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投资者抢抓中国养老金商机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2-06-23 15:00:19

英国《金融时报》网6月20日发表题为《国际投资者涌入中国养老金市场》的文章称,随着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继续迅速逆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人养老金,这吸引了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来到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贝莱德公司和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些所谓的第三支柱养老基金——个人自愿参加,而非依靠国家或企业缴费——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报告发现,仅有2.2万亿元被投资于第三支柱养老基金,这凸显了中国个人养老保险体系中相对较低的储蓄额。

但今年出现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今年4月,中国当局公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措施——包括税收激励——为私营养老金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一转变不仅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挑战的重要办法之一,对于世界上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也是一次机遇。

在谈到中国养老金的发展时,贝莱德公司亚太区主管陈蕙兰说:“对贝莱德公司来说,这肯定是我们留在那里的核心原因之一。”她指出,中国目前还没有“长期投资文化”。

与好几家同行一样,这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也获准与中国建设银行成立合资企业,并获准开展独资共同基金业务。

4月,在中国推出改革措施的当月,合资企业推出了首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

最近在中国获得批准的其他国际公司包括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欧洲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前者在2021年与中国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成立了一家财富管理合资企业,而后者已与中国银行合作。

鉴于中国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现在,中国养老金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经济和公共政策学院高级讲师劳伦·约翰斯顿说,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迅速发生变化。

她说:“在这之前,真的没有那么多老人,家庭内部承担了大部分养老责任。现在,人口金字塔急剧倒置。”

然而,4月份宣布的这些措施虽然意义重大,但暗示着将逐步推进养老金改革。私营养老金计划的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与其人口一样,中国资本市场也迅速发生了变化,但与美国和西欧相比,仍然欠发达。贝莱德公司的陈蕙兰说,比如,中国市场上的长期固定收益产品很少。

陈蕙兰说:“中国仍未充分利用其资本市场体系来创造财富。对我们来说,所有道路都通向这一目标。”

相关推荐
媒体关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今年经济复苏充满信心,外资继续大举买入港股、A股和中概股等中国资产。

外汇局:长期看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总体依然较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29日在答记者问时称,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和分散化投资价值,长期看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总体依然较强。

综述:多重因素令国际投资者看好2022年中国市场

在新冠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有效防控疫情、经济增长稳健、新兴产业升级、投资渠道扩大、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多重因素,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