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有效防控疫情、经济增长稳健、新兴产业升级、投资渠道扩大、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多重因素,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
伦敦金融城和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代表处25日联合发布的《伦敦人民币业务季报》显示,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意愿增强,英国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
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今年经济复苏充满信心,外资继续大举买入港股、A股和中概股等中国资产。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29日在答记者问时称,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和分散化投资价值,长期看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总体依然较强。
随着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继续迅速逆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人养老金,这吸引了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来到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
财政部18日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
中国财政部日前在海外市场发行的60亿美元主权债券获得国际资本踊跃认购。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充分彰显了中国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巨大吸引力,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22日表示,为更好地吸引国际投资者,津政府将提请议会审议新的经济授权法案,以取代备受争议的本土化和经济授权法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受到国际投资者追捧—— 期货、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纷纷取消;富时罗素提升A股纳入因子;摩根大通将中国国债纳入其指数;高盛、摩根士丹利将在合资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增至51%;境外机构一季度净增持中国债券近600亿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13日和14日出席第13届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目前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尝试互联互通的新机制,希望可以尽快推出交易所买卖基金通(ETF通),探索跨境保险产品和理财通。
“债券通”近几月不断刷新上线以来的成交量纪录,投资者数量快速增加。债券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礼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债券通”交易数据屡创新高,体现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债市。
总规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同时,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速。在海外债券收益率步入下行通道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正以其优势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土耳其财政部长贝拉特·阿尔巴伊拉克16日召开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介绍政府应对本币里拉贬值举措,并表示不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研讨会期间,厄外贸部长巴布洛·坎帕纳向埃菲社透露国际财团对投资马纳比炼油厂兴趣浓厚。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向好,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认可中国经济韧性成为各方的共识。基于对中国经济健康和韧性的高度认可,国际投资者越来越看好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
约旦可持续发展商业联合会(EDAMA)近日发布了《约旦清洁技术部门2016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阿拉伯未来能源指数显示,约旦在中东国家中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环境友好度排名第二,仅次于突尼斯。约旦清洁能源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吸引世界知名公司前来投资绿色技术项目。
中国内地股票市场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以A股为投资标的的境外投资产品稳步扩容。
显示 1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