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过去十年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4 09:24:34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23日表示,十年来,我国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在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他是在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述情况的。

陈雨露介绍,近年来,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断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同时,比较注重发挥利率价格杠杆作用,目标是努力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宏观杠杆率变化是衡量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陈雨露介绍,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中国以温和可控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72.5%,2016年到2021年年均上升约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五年中国GDP年均增速约6%,CPI年均涨幅约2%,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1300万人。

陈雨露表示,我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他介绍,过去十年,我国逐渐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重点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陈雨露说,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平,可与总量型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

陈雨露表示,总的看来,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观杠杆率总体实现了“稳字当头”,确保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相关推荐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4月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保持在4.1%不变,同时也保持外汇结算余额利率在4%不变。

财经分析:数据支持美联储谨慎调整货币政策 料短期内维持利率不变

美国商务部2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5%,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美地方联储官员:美联储需暂时维持利率不变以待通胀回落

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27日表示,美联储需暂时维持利率政策不变,以等待更多通胀率重新朝着目标水平回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