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瑞典智库:中非教育合作为非洲破解人才不足瓶颈

来源: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 责任编辑:赵娜 2022-08-16 09:09:50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8月4日发表文章题为《中非“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发展与展望》。文章称,中国和非洲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合作贯穿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之一,即包括教育交流在内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四项合作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另一个方面是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方所说的“三大发展瓶颈”。2015年,中方表示“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这些计划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着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2017年的报告所说,参与非洲项目的中国公司经常为非洲当地雇员举办培训课程,其中许多人被派往中国接受技术培训。此外,中国每年还提供数万个奖学金名额资助非洲学生前往中国留学。2018年,在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人数超过了在英国和美国学习的人数,只有法国仍领先于中国。中国还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和大学的研究合作,特别是在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

文章称,2011年至2017年,前往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人数增加了258%,而前往法国和英国的非洲学生人数分别下降了2%和24%。根据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后新冠疫情时代,非洲学生将继续青睐中国。

在2021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提出将为非洲援助新建或升级10所学校,邀请1万名非洲高端人才参加研修研讨活动。此外,中国将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鼓励在非中国企业为当地提供不少于80万个就业岗位。

文章称,根据中国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数据,2018年度有81562名非洲学生在中国学习,占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6.57%。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