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安徽这十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24 16:07:18

新华丝路合肥8月24日电(李稳智)“安徽这十年”生态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24日上午在安徽省行政中心召开。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从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保督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十年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位推进聚力攻坚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安徽在全国开创性建立省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各地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基本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组织成立12个领域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环境治理,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据悉,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7%;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总体水质优良比例较2012年上升10.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由11.4%下降为零,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屡创新高,2021年达93.4%,天朗气清、山清水秀时常成为朋友圈的靓丽风景。

源头发力优化结构 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快

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十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由2012年34.8%、18.1%提高到2021年的45.7%、41%。水路运输量一直排名全国第1位,在全省公路、铁路、水路三大运输结构中占比达35.81%。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全省碳排放强度降低了21.3%;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20%。全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6.5个百分点。

重点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农林降碳增汇领域,大力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推进机制,在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较真碰硬生态优先 生态环保督察走深走实

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走在全国前列,实现“四个先”,即率先启动省级环保督察、率先实现督察“全覆盖”。2015年12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试点后,安徽立即启动第一轮省级督察,到2019年底,完成所有省辖市两轮例行督察全覆盖,今年又率先启动第三轮例行督察。

率先创新督察方式、率先拓展督察范围,有针对性开展了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自然保护地管理等专项督察,2021年以来,又对6家省属企业和5家省直部门开展例行督察。

与此同时,强化常态化震慑,建立闭环管理机制,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三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96个问题完成整改238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警示片发现问题3049个,已完成整改2616个,一大批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顺利解决。

主动作为服务大局 环境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安徽制订了《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设立“双碳”科技创新专项,有序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修订《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等8项地方法规,出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1项地方标准。

加强司法保障,推深做实“生态检察”,办理199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多个案例成为全国正面典型。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设“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基础平台,入选全国“智慧环保创新案例”。

率先探索的林长制经验推广到全国,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同时,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多姿多彩的生态名片靓丽夺目。

相关推荐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正式启动排污权交易改革

1月11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厅长项磊就《安徽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4项制度文件进行了相关内容解读。

安徽霍山: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质效 助推生态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近来年,安徽省霍山县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质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量质齐升 呈加速发展态势

近年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聚焦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块,突出双招双引、培育壮大两大路径,推动产业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