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海直达型 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加注运输船在上海开始建造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8-26 16:11:45

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加注运输船效果图 何宝新 摄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发布,由该公司为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的一艘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标志着这一全球首款、中国首制的新船型从设计蓝图全面转入实船建造,打造“气化长江”和双碳战略落地的示范装备。

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研发,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可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和运输的双功能。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0米,型深15.00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针对在长江航道极值高、低水位的情况下均能满足长江大桥的限高和安全通行的要求,权衡统筹经济、便利、高效等考量,对船型的载货吃水调节进行了特别设计,将LNG加注与运输合二为一,同时具备加注功能,可对LNG燃料动力船进行LNG加注以及提供惰化、冷却、驱气、暖舱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采用独特的浅吃水设计,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求,又能实现长江航道极值低水位情况下的适航性,使该船适用无限航区,可全年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运输,堪称“长江定制款”LNG加注运输船。

该船将采用沪东中华自主开发、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B型围护系统,这也是自主技术围护系统首次在国内LNG运输船上实现首台套工程应用。该系统具有舱容利用率高,抗晃荡能力强,无液位装载限制和安全可靠等技术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产LNG核心装备配套示范项目,该船还首次实现了高低负荷压缩机、再液化装置、LNG潜液泵、船对船输送系统、LNG低温阀件等关键设备的首台套应用,国产化率约80%。同时,采用双燃料动力全回转推进系统,实现狭窄内河航道的灵活操纵,并具有“智能平台+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的增强型智能集成自动化系统。

作为中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长江年运输量高达30亿吨,占内河航运总量的60%以上。不过,长江航运长期以来以柴油、重油等为船舶动力燃料,相比以LNG为燃料的船舶,其综合污染排放要高出70%。加快长江航运油改气、实施“气化长江”战略势在必行。

按照相关规划,2035年前,长江干线中下游沿江7个LNG接收站总计1300万吨/年的产能,需要至少80艘6000立方米以上的小型LNG船运能。该船建造合同的生效以及未来建成交付,将为打通LNG海进江通道,打造“气化长江”工程的标本和典范,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至此,沪东中华也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具备大型(17.4万立方米)、中型(8万立方米)和小型(1.4万立方米)全系列,覆盖大洋和内河LNG运输船研发设计建造能力的船企,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沪东中华在全球LNG船建造市场的重要地位,也将为中国造船业全面提升LNG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据了解,该船计划2024年8月投入运营。届时,长江干线LNG水运可由上海直抵安徽芜湖,使“气化长江”战略得以落地落实。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