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亳州:“朝天椒”红了创业“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06 09:54:56

新华丝路合肥9月6日电(周雅岗)金秋时节,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种植的30余万亩朝天椒迎来丰收季,农民们正忙着采摘、晾晒、加工辣椒,供应市场。据了解,目前,谯城区朝天椒种植平均亩产收入4000元左右,价格高的朝天椒品种卖到鲜椒市场,亩产收入已达10000元以上。


谯城区委、区政府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发展朝天椒种植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掌握了小麦——朝天椒、玉米——朝天椒、中药材——朝天椒、蔬菜——朝天椒等多种朝天椒套种模式栽培技术。在全区范围内鼓励发展小麦套种朝天椒,在有中药材种植习惯的乡镇发展白芍、牡丹等中药材套种朝天椒,在有大蒜种植习惯的乡镇发展大蒜套种朝天椒,在有马铃薯种植习惯的乡镇发展马铃薯套种朝天椒等。在2022年全区朝天椒种植面积30.7万亩,仅套种面积就达19.5万亩,其中小麦套种面积12.9万亩。据农业部门测产小麦套种朝天椒每亩小麦减产50公斤左右,朝天椒种植可以助力农民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发展朝天椒套种模式,不仅确保了粮食安全,也使农民稳步增收问题得到了解决。

谯城区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针对一些乡镇苗木花卉种植较多的现象,积极开展退林还粮。截至目前,已退林还粮近4万余亩。从亳州市统计部门提供的2018年—2022年粮食面积产量报表上看,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递增态势,真正做到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两不误。

相关推荐
亳州谯城区:科技赋能 故都添新翼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新质生产力之歌。

亳州谯城区深入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

近年来,谯城区“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构建起了一条直通基层、直达群众家门口征集意见、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

亳州谯城区:九村联动探新路 菌菇产业促振兴‌‌

3月18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观堂镇大裴村、五马镇八里村、城父镇蒋楼村、十河镇大周村、赵桥乡卢张庄村及大徐村、立德镇何大村、古井镇药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一行20余人赴谯城区中科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开展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