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10月9日电(于慧宸) 近日,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疫情下的公共关系与市场洞察”分论坛在线上举办,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倪好发表演讲,分享有关疫情影响下高校与社会关系重构的思考。
图为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倪好在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疫情下的公共关系与市场洞察”分论坛上发表演讲。
倪好介绍,高校从一开始承担的是比较单一的学术性使命,专注于培养学生、传播知识。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逐渐具备了包括知识创造、服务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在内的社会性使命,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使命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体现。《高等教育法》里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倪好表示,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阻碍,比如传统教学关系受到物理阻隔、学生对高校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国际交流具备不确定性等。倪好指出,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成为与社区一起抗击疫情、筑起屏障的“社会修理工”,为社区提供心理咨询援助等志愿服务的“社会建构者”,以及推动疫苗研发、科技攻关、疾病治疗、社会治理进步等社会变革的“社会工程师”。
“高校不是城市中的孤镇,而是与社会荣损共担的利益相关者。”倪好认为,高校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在疫苗、治疗、科技、人才、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优势,为构筑良好健康有效的社会提供特有的支持,重构高校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