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出口连续创新高,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我国车企要想走向世界,不能停留在产品出口阶段,而应该是从产品到品牌、从服务到模式等成体系、有规划“出海”。上汽MG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每7台中国“出海”车中就有1台是MG,汽车企业“出海”需要强大的全球化体系支撑。
多方位打造车企“出海”的全球化体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企业出口29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出口量环比增长16.5%,同比增长67%。1-7月,汽车企业出口150.9万辆,同比增长50.6%,全年出口将有望超过240万辆。
在此轮汽车出口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企成为一股新生力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发展了较为完整的、有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累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另一方面,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增长,而且欧洲国家的电动车整车进口关税也比较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然而,海上不光有风景,还有风浪。我国车企“走出去”仍面临不少挑战,需要制定合适的战略。
上汽MG是为数不多能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中国品牌,有着“每7台中国出海车,就有1台是MG”的行业美誉。作为车企“出海”的领军人,MG在汽车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值得行业借鉴。
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
谈及支撑MG保持海外市场优势的因素,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表示,汽车企业“出海”需要强大的全球化体系支撑,从产品定位、产品实力和品牌发展等方面做到全球化。
一是车企要拥有全球化体系的能力。欧洲市场对产品非常苛刻,企业要想成功,需要建立一个强大体系响应用户需求,包括数字化对用户的覆盖能力、产业链跟进的响应速度、维修能力等。对上汽MG而言,体系化能力和品牌口碑是征战海外的重要保障。
二是对用户和产品定位的全球化。MG全球化体系在支撑全球化的产品研发。以MG MULAN为代表,在研发之初,MG就将MULAN定位为全球车,生来就满足欧洲和中国两个市场的要求。
三是产品实力达到全球化高水准。在欧洲以及发达国家市场,如果安全、操控做的不够好,只靠外观、营销,是行不通的。
四是品牌发展格局的全球化。MG品牌早就着眼于全球市场,以扛起中国汽车工业“出海”的大旗为格局和使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心血。目前,MG“出海”销量已经突破百万,MG品牌不仅在英联邦国家保持很大影响力,在其他国家也取得了很大突破,比如MG在埃及已成为单一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产品实力与品牌战略是“出海”关键
MG成为中国品牌“出海”先锋是实力使然。以MG MULAN为例,其在预售开启1小时,下订就已超过1万台,实力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电池安全方面,MG MULAN搭载上汽“零燃科技”110mm超薄魔方电池,创新性使用了超薄LBS躺式电芯,躺式设计会使两边接触面变小,阻燃材料达到更大效果,单个电芯在出现自燃后向周边电芯的热量传递能够最大程度被阻隔。
实现世界级的安全水准,不仅是电池安全,更需要整车结构方面的设计。MG MULAN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打造,经过严格侧柱碰撞试验。此外,通过优化结构,避免车辆在过坑、过坎时的震动对电池安全造成影响,最大程度避免外力损伤电池。
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杭海
我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智能座舱等技术、车联网、动力电池等方面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但如何提高海外文化适应性,塑造中国汽车品牌仍是重要挑战。
对此,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杭海表示,MG以年轻化作为品牌战略,不断地自我更新、与时俱进,始终契合时代和行业发展的潮流。“我们定义MG的年轻化就是‘四个代表’:一是代表时代最强产品能力,二是代表时代最雅格调品味,三是代表最智能化的产品表现力,四是代表最具潮流的生活方式。”
MG的战略性措施在顶层设计上非常完整且体系化的。MG以品牌年轻化潮流为主线,银标是基石,满足MG品牌的基础诉求,黑标则扛起实现品牌力突破向上的大旗,MG Cybereter是在纯电领域展现MG品牌面对纯电智能化潮流的一种产品呈现。
据了解,MG品牌作为运动轿跑市场的引领者,推出MG7这款高端产品,展示极致型格和极致性能,并以此引领整个行业的高端化发展,带动中国汽车品牌凭借错位竞争优势与高端合资品牌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