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国专家学者共话RCEP生效后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07 15:20:18

第十三届西南论坛11月5日在中国昆明开幕,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的8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云端,探讨亚太格局演变与区域合作新发展,共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合作新机遇。

当前,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所长全毅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屡创新高,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催生双边合作新形态,数字经济合作成为双边合作新引擎。

全毅提出,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中需适应后疫情时代供应链安全化与区域化发展趋势,同时,可加强双方数字转型合作,加强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合作,促进双边中小企业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分享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机遇。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认为,面对当前世界局势变化,RCEP有助于巩固东盟在区域经济整合的主导地位,强化其在区域的影响力和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有利于东盟国家更好地参与区域供应链、产业链,强化东南亚与世界经济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市场整合。他表示,“东盟国家需要加快各自国内经济改革,消除在金融、法律、旅游和电信等服务业领域的一体化障碍。”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柬埔寨研究中心主任顾佳赟表示,柬埔寨与RCEP渊源颇深,且非常期待善用RCEP平台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但柬埔寨也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如何用好RCEP生效带去的利好,规避风险挑战,将考验柬埔寨政府的执政智慧。”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学者万雪黎带来其与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何启才的研究。她提到,随着跨境电商的普及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进出口政策的放宽,马中两国贸易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产业不断完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预计未来几年,双方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

此次论坛由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教育部文科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文化纵横》杂志社和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