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业界聚焦制造业智能化与数字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23 11:24:59

在全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下,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热点。

在202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周系列活动以“时代中坚”为主题的“科创先锋论坛”上,业界精英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游玮认为,机器人将成为智能制造数字化发展趋势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机器人装机容量或销售数量的增长空间巨大。

“‘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国产机器人将定位于高品质发展。我们从2007年开始自主研发国产机器人并进行产业化,经历了15个年头,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是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性能、功能和可靠性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游玮坦言,“所以还要解决‘优不优’的问题,即产品要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游玮介绍,其所在企业在研发层面投入大量经费,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保持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正努力突破技术难关、培养优质人才。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奥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建平认为,电动车将会成为未来的重要交通工具。“我们做的比较早,一切都是从零做起。由于从技术到商业化困难重重,很多国外企业都放弃了,但奥动在经历了前八年的阵痛后,先后拿下了多个大型活动的换电服务项目。”

张建平认为,换电站的电池具有双功能的作用,它既是一个换电站,也是一个储能站,换电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据透露,目前的换电站都是单体形式,地、人、物等成本偏高,奥动正携手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布局网络。张建平透露,未来的换电站将朝着加油站的模式——C端站发展,希望建设阵列型的换电站,提高充换电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游玮表示:“科创企业会坚定地进行技术创新,发展遵循‘技工贸’而不是‘贸工技’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人是创新的载体。”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卢向华教授指出,科创企业必须尊重技术发展的规律,尊重人在技术创新中起到的主导性的作用。她认为,“硬核”科技正是保持科创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科创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去追求新的突破,去寻找新的技术创新点,永远没有一劳永逸。

相关推荐
“圈粉”境外采购商 中国机器人登上广交会“主舞台”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参展商数量超过3.2万家,创下历史新高。自上届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后,本届广交会汇聚了46家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在专区内集中展示各自的尖端产品。

思哲睿康多机器人完成阿塞拜疆首秀

10月16日,在坐落于哈尔滨经开区哈平路集中区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内,哈尔滨专家通过先进的远程系统,与远在阿塞拜疆国家肿瘤中心的同行紧密协作,指导其利用思哲睿自主研发的康多机器人®SR2000成功完成妇科肿瘤手术。

新华全媒+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在大会上,“智能机器人展区”成为最热门的打卡地,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机器人乐队、机器人搬运工、机器人服务员……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大显身手,为人们展示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