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国官员学者共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28 10:25:39

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2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论坛11月27日在海口召开。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官员学者参加。会上建议各国要共同构建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快中国—东盟蓝色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秘书长刘振民致辞指出,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与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意义重大。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碎片化问题突出,需要协调好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要加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重申探讨建立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本次论坛上致辞表示,这一关系正从凝聚共识阶段迈向实践探索阶段,各方面条件已日趋成熟,“双方要汇聚力量增进蓝色经济合作共识,为合作贡献更多新思路、新方案”。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构建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要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首要关键,把共建海洋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重大任务。他建议加快启动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公约磋商,探索构建南海生态环境治理协同体制。同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共建中国—东盟蓝色产业链供应链。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认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为渔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开展渔业资源联合调查、科研机构合作等制度设计“将带来‘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的行动。”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胡逸山说,中国和东盟可将“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拓展合作领域,如持续加大公众环保教育和资源开发培训,鼓励年轻人参与海洋相关领域的创业创新。

与会嘉宾认为,海南自贸港可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注入更多动力。迟福林说,海南应持续推进以邮轮旅游为重点的岛屿合作,扩大东盟海产品进口,加快建设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海洋产业的总部基地。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