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西问·速读丨中德学者:“一带一路”可为两国合作开启更多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08 17:01:28

“过去50年间,中德两国都强烈支持多边主义,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合作,两国可以帮助世界找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的道路。”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中,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远如是分析。

“放眼全球,在贸易领域,中德两国都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也大力推行全球各国的多边合作。”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中德金融经济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霍斯特·勒歇尔指出,过去50年间,中德两国关系发展成果颇丰,尤其是在经济和商业方面。目前,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上千家德国公司在中国运行投产。德国从中国进口货物,中国向德国学习先进技术。

霍斯特·勒歇尔认为,中国从中德良性关系中受益,尤其是在自由贸易发展方面,中德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有促进作用。

李远指出,50年前,中德两国打破冷战的铁幕,克服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打造多极化世界秩序至关重要。事实证明,中德关系成果颇丰并会一直给两国人民带来福利。“中德双边贸易额从1972年的不到3亿欧元到2021年超过2300亿欧元,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德国已经连续47年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李远特别提到即将进入第10个年头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促进中德关系发挥的重要作用。2011年开通的首条中欧国际班列,连接了中国城市重庆和德国城市杜伊斯堡。李远在杜伊斯堡生活过7年多,并开展了多个研究项目。“我们发现中欧国际班列对当地发展,特别是对经贸发展方面有着积极影响。铁路还对周边地区有积极的溢出效应。”

霍斯特·勒歇尔补充指出,杜伊斯堡地处德国西部,是德国的煤炭和钢铁工业重镇,后来由于德国经济有了结构性变革,不再发展煤炭业和钢铁业了,这座城市受到了极大打击。杜伊斯堡的人们不得不去另寻谋生出路。而德中之间的这种联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体现,也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杜伊斯堡复兴经济,“杜伊斯堡现在的发展确实非常好”。

霍斯特·勒歇尔和李远都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将为扩大欧亚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联动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相关推荐
巴西希望扩大向金砖国家出口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金砖国家应该进一步密切经贸往来。

一季度云南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239.6亿元

记者从昆明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云南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239.6亿元,东盟继续稳居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