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告别“异乡愁医” 明年起安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将更方便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2-12 20:43:51

12月12日,从安徽省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安徽省医保局会同安徽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点聚焦参保群众异地就医中遇到的备案程序繁、证明材料多、提供转诊转院和在外急症证明难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统一全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让群众异地就医更顺心、更省事、更便捷。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安徽省参保群众到省外就医时,凡是符合医保报销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均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等就医介质在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医保直接结算,仅需支付个人承担的部分,不需要先垫付医疗费用,再拿就诊发票、住院明细等材料回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手工报销。具体来说,该政策是将原来异地就医4类备案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就医人员),统一整合简化为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两大类。

同时,安徽省将统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政策,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明确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政策,已办理转诊的,医保支付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未办理转诊的,医保支付比例下降20个百分点。

安徽省医保局副局长汪和平介绍,《通知》执行后,将带来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改变了原来不能补办异地就医备案的规定。参保人员跨省住院就医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的,视为有效备案,参保人员补办备案后也可以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二是实施了“容缺受理”和“承诺制”。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时,若暂时无法提供备案材料的,允许以个人承诺方式办理备案;对无第三方责任的外伤医疗费用,经参保人员本人或授权委托人签署个人承诺书后,也能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三是统一全省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对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一次备案、长期有效,对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一次备案、12个月有效。

四是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就医结算时,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时的标准;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回参保地就医的,仍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时的标准。

据悉,该政策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通知》中明确,2025年底前,安徽省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制度体系和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异地就医结算能力显著提升。住院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周雅岗)

相关推荐
创新开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贸试验区五周年观察

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五年来,这片范围近120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迈向“好办”“智办”

安徽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改革从单一政务服务场景,向内部协同、行业监管等领域延伸拓展。

制造“向新力”助力中国打造全球投资“热土”

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安徽省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来自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国际工商界人士与会。多名人士表示,对即将在此间开展的系列合作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