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两岸人士北京热议机器人产业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9-11 08:51:46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查文晔 刘欢)在100微米直径的血管内放入支架、猕猴大脑神经通过人工接口控制机械臂、模仿人类弹跳动作的仿生机器人……9日举行的第20届京台科技论坛智能机器人分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专家展示了最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影像。 

“以前厂家要花很多时间搜集顾客的消费意向,再据此调整产品设计。工业4.0的出现颠覆了这一切。”台湾台达集团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尹镟博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辅助下,用户随时在手机软件上下单定制个性化产品,智慧化控制器可快速反应,随时调配闲置机器和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对数据云端存储要求很高。”尹镟博表示,台达集团已与清华大学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工业大数据研究,希望联合两岸科研力量,打造融合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先进工厂。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汪宏表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并将其作为“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大陆有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需求,期待台湾各界积极参与,为两岸经济培育新动能。 

论坛上,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京台智能制造基地合作协议》《“特殊机器人”项目合作备忘录》,京台两地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合作更进一步。 

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高谦表示,台湾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具有优势,北京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方面实力雄厚。双方业界都认识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是发展方向。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黄凤仁表示,此次协会与中关村智造大街、金隅智造工场合作从台湾引进了电动车、无人载具、智能建筑、VR博物馆等多个项目。台湾智能制造产业富有创新活力,对商业潮流反应迅速,“小快灵”是其特点。大陆智能制造市场巨大,企业资金雄厚。两岸企业要实现优势互补。

相关推荐
合肥蜀山造“木星”臂架式光伏清扫机器人首次亮相

成立于2019年的仁洁智能,是扎根蜀山经开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光伏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与服务。

“圈粉”境外采购商 中国机器人登上广交会“主舞台”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参展商数量超过3.2万家,创下历史新高。自上届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后,本届广交会汇聚了46家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在专区内集中展示各自的尖端产品。

思哲睿康多机器人完成阿塞拜疆首秀

10月16日,在坐落于哈尔滨经开区哈平路集中区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内,哈尔滨专家通过先进的远程系统,与远在阿塞拜疆国家肿瘤中心的同行紧密协作,指导其利用思哲睿自主研发的康多机器人®SR2000成功完成妇科肿瘤手术。